大明倒爷

未翔1

> 大明倒爷 > 大明倒爷目录

第九十七章 套近乎(1 / 4)

上一章目 录

海禁最终还是被解除了。没有办法,在皇权至上的年代里边,就是这样的。皇帝如果铁了心要干一件事儿的话,不是想要阻拦就能够阻拦的。这次,朱由校也表现出了他铁血的一面。足足有二十多名官员被关入了刑部大牢,等候审讯。朱由校不是为了惩罚他们,而是想要告诉他们,不要试图和皇帝作对,你们还没有那个本事。当然了,二十多名官员大多都是品阶很低的言官。他们也算是如了愿了。要知道,身为言官,被皇帝惩罚了,这是好事儿,是要青史留名的。而因此给皇帝留下来什么不好的影响,那就不是他们考虑的事情了。

既然海禁解了,那卫明就有活干了。其实在明朝后期,海禁这玩意儿就是一个嚼头,很多的人都下海开始做一些事情了。比如说郑芝龙,李旦,颜思齐。他们都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海商。还有一个很难听的名字,海盗。说郑芝龙或许有人不知道,但是郑成功一定是知道的。郑芝龙是郑成功的老爹。郑成功能够有那么大的成就,和他老爹给他留下来的基业是分不开的。

海洋里边到底有多么的富饶,别人不知道,卫明知道。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卫明想着要尽可能的将领海画的大点儿,也算是给子孙后代造福了。要画,咱们就一定要画的结实点儿,史书上也要记载上,到哪儿了就是到哪儿,不要给别人留下可乘之机,为子孙后代找麻烦可不是卫明的作风。而跟随卫明来到京城的王胖子一听有这么大的利益,眼睛都红了。马不停蹄的从京城向着广东出发。如果赶不上第一波出海,王胖子会后悔一辈子的。当卫明跟他说了海洋里有什么好处的时候,他就从中看出了无限的利益。尤其是第一波出海的,虽然风险大,但是同样的,利益也是最大的。抢占先机对于一个商人来说,是很重要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