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倒爷

未翔1

> 大明倒爷 > 大明倒爷目录

第六十五章 深挖洞 广积粮(1 / 4)

上一章目 录

明太祖朱元璋手下的谋士朱升曾经给朱元璋提议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毛太祖也说过: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造反什么的,卫明没有想过。个人认为,明朝还是很好,福利也不错。据说明朝都没有乞丐和流浪汉,各地官府都设有收容所。就算是死了,没有钱葬身,朝廷也会管的。像小囡囡这种情况,估摸着属于个例。毕竟现在明朝到了后期,朝廷自己的屁股还擦不干净,对民众的福利少了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儿。而且,八十岁之后还有封爵这么一说。也就是管养老。虽然八十岁这个门槛有点儿高,但是政策还是好的。最起码能够想到这里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人民生活幸福,言论自由,物资极大丰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城市人口增多,出现了工人阶级,这些都在向着好的一面发展,卫明也没有打算去做的更好。就算是后世都不能够达到理想的共产社会,卫明不觉得自己有那个本事。挣两个小钱,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是他最高的理想了。见天降大灾,人们食不果腹,早早的将高产作物推广也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儿而已。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深挖洞,藏土豆和红薯。这些可都是粮食啊!现在刚刚秋收,今年粮食进一步减产,但是还远没有到达绝收的地步。不过同上一年比起来,今年收上来的粮食明显要少了很多。所以,以后大家能不能吃饱,可就要看这土豆和红薯了。至于玉米,没有多少。卫明当初种的时候就没指望它能够给自己带来多大的收益。权当就是多一种新的食材罢了。一千亩地,被糟蹋了一百多亩,不过剩下的也不少。总共红薯土豆加起来也有三万多石粮食。明年就要好很多了吧。毕竟,朱由校可是又给了自己一千亩地。不过想想,在两淮那边应该也收了不少的土豆,红薯,指望着将这玩意儿运送到那里卖个好价钱估摸着够呛。还是得开辟新的市场啊!反正,在明末这种鬼时候,有了粮食就是大爷,绝对不会发生有粮食卖不出去的事情。就愁你的粮食不够卖吧!

洞倒是挖了不少,不过卫明并不满意。想了想,这玩意儿好像有些不安全。而且虽然上边干旱的要是,但是还是有地下水这种东西啊!如果你可劲儿往下挖的话,还是能够挖出水来的。地底下并不是那么干,这也就造成了土豆和红薯并不能够很好的存储。想了半天卫明终于想到了一种东西,水泥。那玩意儿可是好东西啊!制作简单,原料好找,是不可多得的穿越者发家致富的选择了。说干就干。为自己又想出了一门生财之道好好的和秦雨欣喝了一杯。虽然秦雨欣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了,但是看到卫明高兴,她也就跟着瞎乐呵来了。婚期已经定下来了。就在腊月十八。据说这是个好日子,卫明不知道这个好日子是怎么得出来的。反正入乡随俗嘛,人家说好,咱也跟着说好,这样大家伙都能够乐呵了。还有几个月就要嫁做人妇了,秦雨欣天天乐呵,准备这准备那的。卫明不明不白的来到这个世界,父母是不可能带过来的。秦雨欣就更别说了,从小就是个孤儿,父母这种奢侈品基本上已经跟她绝缘了。但是没有关系啊,现在想要巴结卫明的人多了去了。只不过卫明现在身份也有了,钱也有了,一般人还真的看不上。就让王胖子的母亲还有朱存枢的母亲忙着做这些事儿了。而卫明则拉着朱存枢和王胖子去研究烧制水泥的事情了。从卫明这次出事儿之后,秦王朱存枢就没少帮助他。卫明自认为自己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是还是知道什么叫做知恩图报的。就凭朱存枢在自己入狱的时候送自己的那几只大鸡腿,这种能够挣钱的好事儿就不应该把他给忘了。再者说了,就算是卫明自己做了,挣了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呢?现在的钱就足以让他无忧无虑的活一辈子了。国库一年才收几个子儿?要那么多的钱干什么?不是有句话这么说来着嘛,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我说卫哥,咱们这是要去哪儿啊,这挣钱也不用这么累死累活的吧!”王胖子因为和卫明合作挣了不少的钱,但是就他这种没心没肺的人,尽管被那些农民布商弄的够烦的,但是这几个月来,嘴也没闲着,身子又足足的胖了一圈儿,和足足瘦了两圈儿的卫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