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心剑

朱太河

> 定心剑 > 定心剑目录

第一百零一章 蓟丘遇险(1 / 14)

上一章目 录

曾梓图陪着吴秋遇和小灵子在花园欣赏府中的花草山石。胡大宁在后面跟着伺候。小灵子对曾梓图说道:“曾伯,您就每日闷在家里?”曾梓图听了,微笑道:“小灵子姑娘想出去玩了?哈哈,那老夫就陪你们出去逛逛。蓟州附近可玩的地方很多。”小灵子笑道:“曾伯真是聪明人,一下子就猜到我的心思了。”曾梓图说:“城里有几个好去处,最有名的当属独乐寺。独乐寺观音阁,你们去过没有?”小灵子说:“独乐寺的观音阁,还有观音寺的白塔,我们都看过了。”曾梓图想了一下,说:“文庙、关帝庙想必你们在别处也见过,这里的大体相同,就不去看了。公输子庙世间很少,也许值得看一看,离此也不远,你们抽空自己去看一下就行了。我带你们到山上走走吧。”吴秋遇和小灵子欣然同意。四个人便从后门出了曾府,往府君山走去。

府君山就在蓟州城北,四个人便走边聊,很快就到了。曾梓图手里拄着一根木棍,介绍到:“此山名叫府君山,过去原叫作崆峒山。”小灵子惊讶道:“崆峒山?崆峒山不是在西边吗?怎么会在这里?”曾梓图解释道:“据老夫所知,崆峒山不止一处。你说的是平凉的崆峒山,江湖上的崆峒派就在那里。眼前这座崆峒山自古有名。武则天当朝年间,契丹的李尽忠、孙万荣叛乱,著名大诗人陈子昂随军出征,在武则天的侄子武攸宜身边参谋军事。大军行至渔阳,先锋王孝杰率领的十七万将士在一处峡谷里中了埋伏,几乎全军覆没。武攸宜吓得龟缩渔阳,不敢出战。陈子昂满怀激|情自告奋勇,乞分麾下万人为前驱出战沙场。武攸宜因其素是书生,谢而不纳。陈子昂不忍见死不救,几天后再度进谏,激怒了武攸宜,被贬为军曹。陈子昂一气之下遍游蓟门和幽州,便曾登上这座崆峒山,拜谒黄帝问道广成子之所。后来留下千古名作《登幽州台歌》: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尚思广成子,遗迹白云隈。这里面有一段故事,传说古时候崆峒山上住着一位圣贤,叫广成子。黄帝轩辕氏大战蚩尤之后,曾经专门来到这里,向山中隐居的广成子求教修身治国之道。诗中所说的轩辕台便是黄帝拜谒广成子之所。后人还在山上建有广成子殿。”不只是吴秋遇和小灵子,就连身后的胡大宁也听得入神。

曾梓图继续说道:“诗仙李白还曾在此山居住,山上至今留有太白洞,独乐寺‘观音之阁’的匾额便是在那时题写。他在《北风行》中还有诗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诗人杜甫和诗人高适也都有诗吟咏渔阳和蓟丘,其中的蓟丘便是这崆峒山。”吴秋遇和小灵子惊叹道:“看来唐朝这些大诗人都很喜欢这里。”曾梓图点了点头:“是啊。可惜这里原属无终小国,又是战略要地,屡经战乱,像他们那样的外地游人不多。写下《太史公书》的司马迁公也没有到过此地,不知有此崆峒山,因此便只写下平凉一处,并把各种传说都归于那里。由于其他的缘故,本地人也渐把此山唤作府君山,而且沿用至今。”小灵子说:“若不是跟人约好,我们也想不到会来这里。曾伯真是学识渊博,小灵子佩服。”曾梓图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山上除了广成子殿,还有文王殿、三官殿和玉皇阁。刚才山脚下的那个塔是赵公塔。那边还有窦公墓,葬的就是那位教五子名俱扬的窦燕山。”吴秋遇和小灵子边听边点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