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四年

张维卿

> 永历四年 > 永历四年目录

第八十九章 落幕(1 / 4)

上一章目 录

陈文并不打算为图一时之快而往自家身上泼上一身毫无意义的脏水,但惩罚和折磨却是必要的。

当天晚上离开了软禁曹从龙的寓所,陈文便再没有却理会过。数日后,由府城中的两座大宅子改建的昭忠祠和忠烈祠也先后进行了隆重的首祭。

昭忠祠建于督师大学士朱大典的故居,为的是祭奠在金华之屠中死难的百姓。陈文着人将金华府城分为几十个块区域,按照区域的方位修建亭台,在亭台内树立铭刻着本区域内遇难百姓的石碑,以为永纪。最重要的大殿,主祭的则是督师大学士朱大典,另外如幕僚杜学伸、参将俞继音等文武官员配祀其旁。而昭忠祠外,还有马进宝的跪像,至于如博洛般其他参与金华之屠的满清主要将帅,外面的广场地方足够,只等着日后将他们一一擒获或是挖出后再铸跪像。总要让后世记住这段苦难的过往,以及屠戮华夏生民者的下场。

关于朱大典的祭祀,作为同乡和曾经的幕僚,孙钰在明军光复府城后稳定了义乌县的局势便回到阔别已久的府城,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祭奠仪式。

等到昭忠祠修建完毕,孙钰便推了主持祭祀的责任,由陈文当先祭祀。不过待祭祀结束,看着主殿里朱大典以及那些曾经的同僚们的塑像,孙钰还是不由得泪流满面,一句“此生未能有幸与诸君同死实乃一生憾事”的恳切话语将陈文听得一时无语。

然而,直到片刻之后,重新缓过劲来的孙钰看着陈文却是满脸笑意。因为他很清楚,他未能同死,但却有幸为那些先死者记下姓氏,修建祠堂,让后人铭记,使他的那些同僚们能够得到永世的香火供奉,这就已经够了。

而这一切,都是从在大兰山劝说陈文留在浙江开始的……

与昭忠祠不同,忠烈祠祭奠的则是他这支金华明军的阵亡烈士。他们为驱除鞑虏、恢复华夏旧地而战死,应该得到后人的铭记和血食。只是和昭忠祠不同的是,忠烈祠前的跪像并非是满清的官员,而是刚刚因发动叛乱而被囚禁的前浙江巡抚曹从龙,因为他的所作所为导致了局势再度有利于清军,辜负了这些将士们的牺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