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四年

张维卿

> 永历四年 > 永历四年目录

第四十一章 半渡而击(三)(1 / 6)

上一章目 录

灵溪登陆点的东岸,渡河的部队还在试图抓紧一切时间把士卒、武器、弹药等运到对岸,为已经和清军交火的南塘营第一、第二两个步兵局提升哪怕一丝一毫的力量。

利用清军行军和休整的那段时间,东岸的明军不仅将虎蹲炮以及附属的炮手、大盾牌手等运到了对岸,还将第三局的前两个哨送了过去,此刻第三局的后两个步兵哨已经有一大半登上了船筏。眼下明军身处的境地,只有极可能快的将步兵运送过去才有可能守住此地,不至被清军分割或是将渡河部队赶进灵溪。

抬起胳膊用军服的袖子擦了一把额头的汗水,军法官再度确认了负责联络的传令兵带回来的军令,嘴角不自然的抽|动了一下,却也只得下令再度进行更改,为李瑞鑫的反击计划做准备。

然而,未待他下达命令,对岸的清军战阵前突然爆发了一连串火炮发射的巨响,登时将他即将出口的命令堵在了口中。

……

按照戚家军旧制,步兵营携带虎蹲炮的数量为每五百兵三门,但是对于陈文来说,他的对手并非那种没有火炮的倭寇和蒙古鞑子,而他暂时也没有编练车炮营的意愿存在,所以则改为了每个步兵局四门,另外还要配上一门佛郎机炮。只是在统属上并非属于局这个单位,而是从属于营属炮队。

这样的编制已经达到了历次作战缴获库存的极限,尤其是孝顺镇之战,若非明军取胜占据了战场,义乌、东阳这两个战兵营的炮队编制只怕是依旧无法补全的。

只不过,此刻他们面对的清军乃是浙闽总督标营,不仅仅是浙江绿营中数得上的精锐部队,其主帅陈锦还是明末关宁军出身,对火器的了解程度远超同侪,甚至包括田雄也无法与其相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