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四年

张维卿

> 永历四年 > 永历四年目录

第三十四章 借力(1 / 5)

上一章目 录

入夜时分,陈文如愿以偿的看到了东阳县城的城墙。不过,也只是看到了城墙而已。

清军溃败之际,作为主帅的马三省当机立断的带着将旗和手中的预备队向东阳县城逃去,没有丝毫的犹豫不决,表现出了一代宿将的风范。相较之下,他一早起来带出去的那些兵卒,能够逃回来的却是少之又少了。

马三省带着亲兵和预备队前脚进了城,为了防止明军趁乱夺城,后脚就把正在城门全部给关了起来。只有那两支骑兵的仗着速度快跟了进来,而剩下的清军全数被堵在了城外。

清军阵型中坚的绿营兵始终被第一局死死咬住,勉强逃到了城下被城头的一阵乱箭又轰进了城外的军营之中,就这么被追击而来的第一局彻底包了饺子。

右翼的团练兵进攻时走得比小脚老太太还慢,等逃跑时却变成了追公交车的老年卡,连尾巴都没有被明军摸到就脱离了战场。

右翼的团练兵本身就来自府城和其左近的村镇,他们是乘船顺着东阳江抵达东阳县城的,只要绕过城池到达当初登岸的港口,就可以乘船尽数回家。至于粮草什么的,虽说清军调集团练时会拿出一部分,但是这些团练的组织者,以及团练的士兵都会携带一些,所以饿肚子难免,但是饿出人命倒还不至于。

可是相比较下来,左翼的团练兵就要幸运得多了。左翼的团练兵大多来自义乌县,由于义乌兵在明朝中后期的赫赫威名,清军本来还对他们寄予了厚望的。可谁知道这些义乌籍的团练兵在看到鸳鸯阵后,反而比右翼的团练兵做得还绝,交战时不动如山,等清军绿营崩溃之时,干脆裹挟着监督、指挥的绿营军管撤退。

可问题是,他们来自义乌,由于东阳县和义乌县毗邻,这些团练兵很有一部分是步行前来的;而另外那大部分虽说是乘船,可是由于距离过近,船夫大多都已经开船回去继续做营生去了,他们即便是赶到了码头也未必能够回去。

于是乎,就干脆把那个清军守备送给了追上来的明军,要求明军不要再继续追赶了,放他们回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