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四年

张维卿

> 永历四年 > 永历四年目录

第二十一章 舟山(二)(1 / 5)

上一章目 录

第二天,临海县城十数里外的明军大营中,俞国望正在和同来此地进行牵制作战的金汤以及另外的两个明军将领进行军议。

自八月初,在陈文的配合下攻陷了天台县城,俞国望所部的实力得到了不小的增长。陈文离开后,他与金汤会和,凭借着后者早已安排好的内应又攻陷了三门县的县城,实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若是按照以前那样裹挟百姓从军,其实他的实力还可以提升得更快,只是从陈文那里学到了那个全新的阵法后,俞国望的想法也在随之改变,从而开始试图走向打造精兵的路线。

为此,俞国望在陈文的建议下将他麾下的各个下属武将进行了一番调整,个人依旧保有其兵,但是在组编新式阵法的过程中仅仅将各部较为精锐的将校士卒编入陈文所传授的方阵,而其他各兵则继续进行屯田和其他关于后勤储备的事情。

如此一来,俞国望的军队从原本的一万余人,迅速的转变为一千五百使用新式阵法的战兵,以及千余普通战兵,其他的则一律归在辅兵的行列之中,而俞国望所部最为精擅的鸟铳手们则统统划入了那一千五百使用新式阵法的部队。

攻陷了两座县城后,得到了大量的物资,以及陈文临行前赠送的部分布面甲,俞国望对麾下的部队进行了扩编,将原本的五百普通战兵也开始转而操练新式阵法,终于将其扩编到了两千人,而这也彻底耗尽了他积攒多年的鸟铳储备。

自围攻天台县以来,军事行动始终进行的很顺利。攻陷三门县后,台州总兵马信曾经率部赶来,只是审视了俞国望背城所列的战阵后,还是选择了撤退,将这期间的大量村镇全部抛给了明军。

俞国望所部实力的提升,除了那两座县城的大补外,更多的还是源于陈文所传授的战阵,虽然至今尚未有机会初试锋芒,但是此前马信的退兵却着实的提升了他和部下们不小的信心。

实力的提升,使得俞国望的心态也开始发生变化。自起兵以来,俞国望和其他明军一样,利用山区易守难攻的特点,占据山间的村镇,靠着屯田和距离清军势力范围较远的村镇供给来养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