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风华

圣者晨雷

> 大宋风华 > 大宋风华目录

第一百七十六章 没有说出全部 真相(1 / 4)

上一章目 录

周铨笑眯眯地听着这些人大叫,其中有两位,还是他安排的托。

等众人安静些之后,周铨开始说起自己的详细计划。

“棉布商社!”

这是一个土得掉渣的名字,由各家共同出资来建成,起步之时,每家出资可以不等,最少出资一万贯,多则没有上限。会集众股,建成这个棉布商社。

然后将全国各路按人口与富庶程度进行区分,由各家出资多少,来确认各自可以获得哪一路的包销权。

若是资本不足或者又不愿意在此项目上投入太多,那也无妨,周铨说了,允许各家合买一股,共分一路,他甚至鼓励这种情形发生,很是露骨地说道:“一路之下,不少州府,大伙再根据各自所出金额,去瓜分州府份额。”

具体到出钱,众人沉默下来,没有急着说什么。

周铨便又开始将自己在海州的计划抛出来:这笔钱中,只有一部分,约是十五分之一直接给周铨,充当他的织布机、纺纱机的使用费用,其余部分,由商会各家派出账房,共同监督其使用。

一整套的监督措施被周铨拿了出来,众人看完之后,都有些不敢相信。

这一套制度之下,周铨自己几乎没有拿到什么好处,若说有,那就是他获得了棉布的海外诸国专销权。

此时大宋权贵豪商们,并不在乎海外诸国的贸易,在他们看来,风高浪急的大海,绝不是什么好去处。

“榷城棉布的专销权,是算在河北东路,还是算在海外诸国?”就是这样,还有人提出疑问。

自榷城设立之后,谁都知道,辽国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咳咳,我觉得,榷城之事,关系重大,须得官家亲自过问才是。”周铨很含蓄地道。

众人恍然大悟,都会意地笑了起来。

榷城这块面饼,是留给赵佶的,想想也是,虽然在座众人背后势力聚拢来,足以决定大宋内外大政,但若将皇帝也拉进来,岂不更好。

他们七嘴八舌,不少人还离开位置,与向来交好的人在一起低声商议。原本君子不言利,可来的人里,大多数都是商人,象秦梓这样的门客都少见,他们之间的交流,要直接得多。

“我们商议了一下,这棉布商社之事,我们愿意去做!”好一会儿之后,有人大声开口,众人听得他说话,也都安静下来:“只是有一件事情不解,周大郎,你听了莫怪我。”

“请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