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之天下霸主

先飞看刀

> 儒道之天下霸主 > 儒道之天下霸主目录

第三十七章 绝尘而去(1 / 3)

上一章目 录

宁江当然知道国子学是什么地方。

那是镀金的地方!!!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哪怕是废铜烂铁,到里面混上三年,都能镀一层金出来,如果是真金那更不用说,一出来就是闪闪发光。

这般说吧,国子学,可以说是宁江所知道的另一个世界里的清华北大,甚至清华北大也远远不及。国子学的老师里,连助教都是六品官员,各种经学博士那都是正五品。国子学的学生中,皇亲国戚、高官子弟、将门虎子、科场尖子……既是孝廉又是案首,还有知府重点推荐的宁江,也才堪堪达到入学的标准,不客气的说,在近几十年里,宁江是历届府试的案首中,唯一肯被知府举荐的一个。

要知道,考虑到国子学里的那些学生的金贵,知府的保荐,等于是用自己的官帽来担保,被举荐进国子学的学生要是犯了事,举荐他的官员是要受到牵连的,在这种条件下,有几人愿意用自己的乌纱帽,去为一个学子作担保?

而典宏之所以愿意举荐宁江,一方面,是因为,宁江年初成为孝廉,马上就在府试里考中案首,可以说是本郡的美谈,作为官府自然是想要树立这样的榜样,朝廷乐于见到地方上出现这种“佳话”,对于典宏来说,将身兼府试案首和本地孝廉的宁江举荐进国子学,同样也是一种政绩。

另一方面,典宏的确是对宁江极为看重,典宏本身为人便是公正不阿、态度端正,而宁江在考中廪生后,没有像其他新晋秀才一样,忙于互访又或是呼朋唤友出入于风月场所花天酒地,而是继续在家中用功读书,让典宏很是满意,考虑到宁江在临江郡好歹也是富贵人家,有这种自觉就更不容易了。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府视中的案首,若是查得品行优良,可以举荐进入国子学,这原本就是朝廷的规定,只是一般来说,这个规定执行的次数不多,主因也还是因为各地知府不愿为了一个学子担责任,而一名学子的品行够不够“优良”,全由官府说了算。

但是到了宁江,因为他原本就是在年初才成为孝廉的,既然是孝廉,那品行就算不优良也得变成优良。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典宏要是不举荐宁江,以后难免会被官场上的对手逮着说事。

然而现在,宁江自己要放弃这个难得的机会,直接参加今年的州试,那性质就不同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