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救世主

那年那兔

> 国足救世主 > 国足救世主目录

第三百七十一章 曙光(1 / 4)

上一章目 录

虽然因为北京奥运会咱们是东道主,国奥队在此之前都没有正式比赛可打,所以只能靠热身赛来磨合阵容、检验队伍了,虽然效果要差一些,但总归还是看得出一些东西。

在连续三场热身赛中,蒿骏敏都明显表现出了对右后卫这个位置的不适应,而且始终没有明显的好转,这让克劳琛不禁皱起了眉头。位置适应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并非努力就一定可以成为多面手和万金油,甚至很多特点上完全适合某个位置的球员也常有无论怎么努力就是无法适应新位置的情况,而现在的蒿骏敏很显然就是这样的例子。

克劳琛是一位执教经验十分丰富的老教练,短短三场比赛后,他就意识到蒿骏敏难以成为他心目中理想的右后卫,但是蒿骏敏的个人能力对这支中国国奥队来说又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克劳琛只能放弃最初构想的532阵型,改用菱形中场的442,结果回到右前卫位置上的蒿骏敏顿时如鱼得水……

不过改用新的阵型之后,国奥队的左前卫和后腰的位置又缺乏合适的人选。前者还比较好办,克劳琛将容昊前提,然后将主力左后卫的位置留给超龄球员孙季海就行了。

而后腰的问题就大了,因为是单后腰,所以要求比之前双后腰的时候要高得多,年轻的崔朋还难以胜任,而世青赛上很受克劳琛重用的周花开防守能力和体能都不达标,也不适合这个位置,因此克劳琛想来想去,还是只能在超龄球员当中寻找。

目前国内能踢后腰位置的超龄球员当中,个人能力最强的无疑是郑志,但他出球拖沓,防守也不够拼命,因此并不能让克劳琛满意;因此克劳琛一开始打算用国家队现在的头号防守型后腰赵俊哲,尽管他身上有不少老国足球员当中很常见的不良踢球习惯,但至少防守、体能和态度都符合要求,而且还多少有一点组织调度能力。但这个时候,高军却向克劳琛推荐了另外一个人选,那就是同在德累斯顿迪纳摩队的杨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