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石布衣

中秋月明

> 草根石布衣 > 草根石布衣目录

第三十八章 棒棒给教授教点什么算啥呢?(1 / 3)

上一章目 录

谁说文化不值钱?

不过在码头上,这样的文化的确换不到钱。

大学生比社会上的人还是要纯良一些,一些男生已经开始掏钱了,这会儿石涧仁一点都没有在码头上的那种清高了,实在是兜里没钱吃饭睡觉都成问题啊。

杨泽林招呼学生们继续上课,还示意石涧仁这个模特也是不是也该回到工作岗位了。

那位白发老教授却急不可耐地拉着石涧仁往自己的教室去:“来来来,到这边来,我带了支狼毫,你看看合适写几个字不?你师从何人的?我看你的笔法有点汉隶之风,很少见,很少见!”

石涧仁知道轻重:“我在上班,下课了再跟您交流如何?赶紧的,我现在得去上个厕所……”

那位老教授竟然去自己正在上书法课的教室抓了支毛笔跟到厕所来了:“你看这个狼毫合适不?就随手写两个,喏,蘸点水,写在地上我看看!”

这才是老头子给石涧仁讲述的那种文人,有风骨,有痴念的文人!石涧仁略微窘迫地背身抖两抖,收拾好了转身笑:“写在地上一会儿就干了,我以前也是为了节约纸才在地上用水写的,抓紧点我去您那边给您写几个。”

白发老人高兴得跟孩子一样:“好!好!”

两人匆忙到了那间摆满了国画画具的教室讲台,石涧仁拿起支有点硬的狼毫,飞快地用正楷、魏碑、隶书和瘦金体写了四个“永”字。

因为这个字包含了几乎所有的书法笔画,算是书法的用笔法则,然后他抓过旁边另一支大头羊毫,在旁边一张铺开的大报纸上写了首宋代的《卜算子·答施》。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