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

话凄凉

> 崇祯十七年秋 > 崇祯十七年秋目录

第六十章 知危急 刘顺进京(1 / 3)

上一章目 录

“崇祯七年、八年、兴县盗贼杀伤人民,岁谨日甚。天行瘟疫,朝发夕死。至一夜之内,一家尽死孑遗,百姓惊逃,城为之空。”

《通州县志》,“崇祯十六年癸未七月大疫,比屋传染,有阖家丧亡竟无收敛者。”

《吴江县志》,“崇祯十五年大疫,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仅存者。”

《定思小计》,“葵未年夏秋,京师大疫,人偶生一赘肉隆起,数刻立死,谓之疙瘩瘟。都人患此者十四五。至春间又有呕血病,亦半日死,或一家数人并死。”

崇祯年间,大明瘟疫横行,十户九死。

京师人口六成死于瘟疫,江南苏州二十三万户,一场大疫后,只存五万户。

甲申年,李自成能在短短几月间,攻下京师,其中也有瘟疫一份功劳。

一场大疫,对一户人家,对一片村落,对一座城市,对一个国家,带来的伤害,是无法想象的,它的恐怖令人谈之色变。

瘟疫在城中蔓延,使得扬州城中弥漫着一股绝望之色,军民身边每日都有因为感染而被隔离之人,每日都有亲人不断死去。

旧人刚死,新人又亡,让幸存者来不及悲伤,而是在不断的死亡面前,变得麻木和死气沉沉。

扬州的天空,仿佛都随着焚烧的烟尘,弥漫的绝望,变得昏暗,但在这一片死寂中,却有一抹亮色,照耀着身边之人,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有片刻光明。

绝望中的扬州军民,将王彦看成他们的希望,他成了整个扬州的精神之柱。

虽说瘟疫已经得到控制,但每天新增的感染者,还是让城中军民感到恐惧,每日焚烧的尸体,也让他们脸上依然带着一份呆滞的死气。

扬州人沉浸在悲伤中,显得死寂,只有当王彦巡视而至时,他们眼中才会出现一股亮色,起身道一声:“将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