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

话凄凉

> 崇祯十七年秋 > 崇祯十七年秋目录

第五十二章 为存续 王彦立心(1 / 3)

上一章目 录

“强大之中华?”李泰祯有些不懂了,他疑惑地问道:“何为中华?”

“忠孝节义,礼义廉耻是中华!”王彦肃声道:“礼乐教化是中华,肤色衣冠是中华,唐诗宋词亦是中华,祖宗崇拜也是中华,自强不息,内圣外王是中华,秦汉唐宋,历朝历代都是中华!中华是吾等头上这片天,是吾等脚下这片地,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与吾等同服色,共礼仪,认同华夏文化的万万汉民!”

李泰祯等人听王彦之言,心中似有所悟,脸色不由一阵凝重。

中华是万民之习俗,是几千年来的整体认同,是华夷之辩的骄傲,是中央之国的开阔和博大。

“礼仪衣冠,文化浩瀚,这是整个民族的骄傲,是民族的自信,是四方藩属对中华的向往。无论蛮夷武力多么强悍,在中华文明面前,都只有自卑和崇拜。”王彦看着众人,接着说道:“满清入主中原,却是要毁掉吾等深以为傲的一切,是要斩断吾辈的脊梁,是要断吾文化,毁吾衣冠,坏吾礼节,是要亡天,亡地,亡中华!”

李泰祯从未想过这样的问题,现在听王彦的诉说,他不禁思考起来。

事情真如王彦所言,满清武力虽盛,却并不令他向往,甚至从骨子里蔑视这群残暴的野蛮人。

那一条条金钱鼠尾,那一声声奴才、主子,那弯曲的脊梁,李泰祯都不能接受,都不能想象,满清统治下的汉民,在失去那份骄傲后,会变得何其死沉。

中华在,则民风博大,知礼而明义,谦逊而自信,整个民族便不会没落太久,迟早要昂扬向上。

“未有吾之先,家国已在焉;没有吾之后,家国仍永存。”王彦接着说道:“中华便是值得吾等去拼命守卫的东西,只要吾等能唤醒万万汉民对于中华的认同,那大明就是强大之中华!”

众人从王彦言中,体会到一股浓厚的家国情怀。这种感情每个心中都有,只是以前不曾触及,现在被王彦的话唤起,心中顿时一阵激荡,对整个汉民族和大明生出一股别样的情感,慢慢形成一股凝聚力。

大明的中华文化,衣冠礼仪,就是这股凝聚力。

大明如果能将这股凝聚力唤醒起来,便可以将万万汉民团结起来,发挥出汹涌澎湃的力量,令四方夷狄不敢窥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