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保安

晓梦鱼

> 大明保安 > 大明保安目录

第一百六十一章 曹文诏(1 / 3)

上一章目 录

崇祯皇帝下定决心先剿灭王嘉胤,大臣们见皇帝有了决断,自然是一片附议之声。

接下来就是怎么剿灭,派谁去剿灭的问题了。

大臣们小心翼翼的揣摩着崇祯皇帝的心思,努力为自己争取利益,还不忘打击一下异己。

好在大明朝现在没什么兵可用,选择的余地变小了,山西军队在前年勤王时因领不到粮饷发生哗变,大部分逃散,许多人还加入了流贼,指望他们剿贼绝不可能。其他卫所的士兵根本上不了战场,唯一有战斗力的军队只有边军了。还好后金入寇后撤走了,边军压力稍减,可抽调部分边军到山西剿贼。

派什么人带兵到山西的问题上大臣们发扬了前所未有的谦让精神。都想推举对方阵营的人前往。这可是个没油水又要冒生命危险的差事,最后边军一个参将曹文诏光荣的被选中了。

曹文诏被选中首先是因为他没靠山、没背景,同时他确实能打仗。

曹文诏没读过书,没有文化,与朝中大臣都没有联系,在出人头地前,他只是个小兵。十几年来从一个小兵干起,一步步跟随辽东的军事长官东征西讨,靠军功升到了参将。前年他跟随孙承宗前往遵化,在那里,他奋勇作战,击退后金大贝勒阿敏,并收复关内四城,这才进入了明朝大佬的视野。从熊廷弼、孙承宗到袁崇焕,跟随了数任辽东主将,他都被作为东冲西杀的先锋,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到阿敏,他都打过。能力没得说,所以这人选问题就这么定了。

有时也得佩服大明朝的大臣们,派别人去送死时连脑子都不过。调曹文诏去剿贼,根本就没有想敌我力量的对比问题,连士兵都没有给曹文诏调配。那意思是调你去你就得去,能不能打赢,以及怎么打赢不是朝庭大佬们关心的事。幸亏曹文诏自己手下还有一千老部下,在他的带领下一起来到了山西,曹文诏才没有成为光杆司令。

曹文诏显示出了他的勇敢,接到命令毫不迟疑,带着一千多人赶到了山西前线,准备剿灭在山西的数万流贼。

曹文诏不是没头脑,带着自己的部下去送死这种事他不会去做,他之所以敢去,是因为他对自己的手下有信心。这一千多人隶属于一支特殊的部队——关宁铁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