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当权

长风

> 锦衣当权 > 锦衣当权目录

第七百二十九章 屠夫盛名(1 / 5)

上一章目 录

孟岩出名了,这一回他的“官场屠夫”的名声从京城转到了边城重镇大同,周边的镇城也都有流传。

一下子风头盖过了在宣府大力查处走私的宣大总督于廷益。

说起来两个人好像心照不宣似的,这边搞的热闹,那边也不甘示弱。

于廷益不是个古板的人,相对在生活习惯上,那确实有些古板,但在为官治理一方上面,他是个善于学习和善于发现的官员。

不死板硬套,不教条主义。

孟岩搞的约谈之法,他也学了去,效果很不错,宣府方面一下子让他控制住局面。

孟岩大肆约谈,抓人的行动,自然引起了朝中一些人的不满,甚至是怨恨。

王振自然是首当其冲,孟岩在大同几乎将他和郭敬的利益全部一网打尽,可以说是损失惨重。

这参奏孟岩的奏折就如同雪花一般涌入了通政司!

什么罪名都有!

兴大狱,严刑峻法,刑讯逼供、肆意捏造罪名,无中生有,就快把孟岩说成是来俊臣、周兴一样的酷吏了!

只是这些人都忘了,他们都没去大同,没有亲眼看到孟岩如何办案的,他们怎么就知道孟岩动用刑讯逼供,捏造罪名呢?

皇帝可是每天都收到孟岩从大同发回的六百里加急的简报,每天事无巨细,都向皇帝做了报告。

皇帝又不是傻蛋,该相信谁,不该相信谁,他还是心理有数的。

无非是骂孟岩的人太多。皇帝也不好堵塞言路,只能听着,看着,就是不表态。

皇帝不表态,这其实就是一种态度,有些官儿没啥本事。就会跟着起哄。

而这些人又是最会见风使舵的,一看皇帝好像并没有责罚孟岩的意思。

这部分人很快就偃旗息鼓了,胳膊拧不过大腿,皇帝自己都不愿意处罚,你非逼着皇帝改主意。

皇帝要是记仇,下回肯定给你穿小鞋儿。

王振见这么声势浩大,皇帝都不动心思,寻思着另外想办法,找孙太后。

孙太后倒是很想把孟岩给办了。可是她已经还政给皇帝了,如果干涉太多,朝臣又不愿意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