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耀大唐

汉胄

> 显耀大唐 > 显耀大唐目录

第一百零五章 开城投降(1 / 4)

上一章目 录

大唐乾封三年三月丙寅,高宗以以明堂制度历代不同,遂增损古今,新制其图,因此下诏大赦,改元为总章元年。

而就在高宗下诏大赦改元的同时,高句丽如今却已经是风雨飘摇、朝不保夕了。虽然城墙依旧坚厚,虽然将士依旧用命,然而人心却是在不断地散了起来,甚至连宝藏王高藏也都在想办法投降。

作为高句丽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宝藏王对渊盖苏文父子又是感激又是痛恨,可以说,如果当初没有渊盖苏文,他是不可能坐上这王座的,可是等他坐上去之后才发现,他竟然什么权力都没有,只是在形式上接受群臣的朝拜,同时被逼着在一道道诏令上签上自己的名字,甚至连自己立王后、太子之事,也需要得到他人的同意才行,所以,他现在已经受够了这种日子了。

更何况如今唐军压境,自己无论是选择投不投降,都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人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结果其实都差不多,而自己选择投降却可以保住性命,若是选择不投降可能连命都保不住。

“渊男建自己找死,吾又何必为其陪葬?”于是宝藏王开始暗暗寻找朝中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物,希望能够在合适的时候逃出平壤,向大唐投降。

而这时候由于形势越来越紧张,渊男建的性格也越来越暴躁,越来越多的将士不仅要在战场上遭受唐军攻城的压力,还要受到渊男建的责打,这让他们的心理几乎崩溃,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投降的倾向。

仅仅过了数日的时间,宝藏王就已经乘着渊男建守城不在王宫期间,秘密联系了数十名文臣武将,约定好在某天夜里投降。不过他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一个与唐军相联系的中间人,或者说是缺少一个代表这些人向唐军表示投诚之意的特使。

而就在此时,王宫里突然来了一个人,恰恰就是这个人解决了他们目前最大的困难,这个人就是当初因为建议渊男建投降而被赶出王宫的僧人信诚。

只见那信诚带着两个身穿黑衣的汉子,来到宝藏王面前,行礼说道:“小僧信诚参见大王,小僧之来意想必大王亦很清楚了,大莫离支不惜玉石俱焚,与大唐顽抗到底,期待奇迹会出现,然而以如今之形势,高句丽根本无任何成功之可能,大王受人掣肘多年,今日又何必为大莫离支陪葬乎?依小僧之见,大王莫若率众悄悄打开城门,放唐军入城,如此一来尚能为大唐立下大功,相信唐皇顾念功劳,又念在大王一片赤诚。定然会不吝封赏,届时大王锦衣玉食,潇洒一世,岂不是比困守此处要强得多?”

宝藏王闻言,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大师所言何尝没有道理?小王亦是深思熟虑久矣,唉,想小王无德,连累百姓遭受战火,如若能够及时结束战争,还百姓以安康宁静,小王便是一死又何妨,更何况是顺天应人,归降大唐?只是现今有一事甚为为难,我等应由何人引导前去唐军营中下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