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秦

染血的剑锋

> 血秦 > 血秦目录

第四百一十章 蒙恬军报(下)(1 / 3)

上一章目 录

关东诸郡的格局在极速变化,此时关东诸君大半已经被北军和边军控制,这让扶苏有些阴霾的心情好了很多。

能有这样快的进军速度和如此多的战果。蒙恬在军报之中也做了分析。

首先就是民心,百姓的心向着北军和边军。北军和边军在自己治下做的事情,在太原郡做的事情,早已传到关东诸郡,这让民心都是倾向于北军和边军的。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有了民心,自然在百姓的帮助下北军和边军进军速度奇快。

甚至在很多地方,根本不用军队打,对方直接投降,还有的地方被农民军控制,一听到北军和边军到来,农民军直接就投诚北军和边军了。

这两支军队背后代表的是长公子,是扶苏,百姓信任扶苏,对扶苏感恩戴德,农民军投降北军和边军让北军和边军的速度无疑更加急速。

再次,就是很多地方驻守的秦军战斗力早已弱的让人感觉到害怕。在地方驻扎时间越久,这些军队的战斗力越低,就像锋刃,失去磨砺,渐渐变的迟钝。尤其胡亥登基以后,各地的驻军战斗力更是降低的愈发厉害。

北军和边军不断变强,而对方却不断的变弱,自然进军速度势如破竹。

还有最后一点,就是公子攻占了函谷关,函谷关的攻占,让朝廷的命令再也传达不到关东诸郡,这对很多地方来说,就等于失去了制定命令的头脑一般。

蒙恬对原因的分析扶苏非常认同,民心,各地驻军的削弱,农民军的不断投降,以及函谷关已经易手,让蒙恬和王离的进军速度简直可以称为一日千里。

关东诸郡的巨大变化,不得不让扶苏调整作战的方向,此时对关中用兵的时机已经到来,而今天在函谷关前的山谷一战,更是让卫戍军心惊胆战。

扶苏放下战报,忽然看到战报后方一个人名,那是蒙恬写出来的投诚的农民军首领的名字,扶苏竟然看到刘邦,这小子竟然投降了。

一大串名字中的刘邦,或许别人不会注意,扶苏却明白,若不是自己,这家伙以后会成为华夏大地新的主人。

不过自己没有死,他就注定没有机会。

扶苏又看了一遍那个农民军首领名单,并没有别的熟人,才将那份军报放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