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秦

染血的剑锋

> 血秦 > 血秦目录

第一百零三章 军律如山(上)(1 / 4)

上一章目 录

扶苏看到蒙毅下马就要行礼,赶紧过去扶住蒙毅。

当年在咸阳时,父皇让扶苏随李斯学习秦律,可是到最后扶苏都没有去,因为在扶苏的心中,秦律太过严苛。肉刑和死刑自然不必去说,车裂和五马分尸这些也不必去说,严重的苛捐杂税,繁多的徭役苦役也不必去说,只说秦律对某一方面的规定,如耕耘,秦律会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比如一亩地下多少种子都规定的清清楚楚,犯者也就触动了律法。

而且扶苏从心中不喜李斯此人,只说当年父皇慕韩非子之名,将他邀请到咸阳。而李斯与韩非子同是荀子门生,可以说是师兄弟的关系,却妒其才。与人合谋陷害,最后害死韩非一事,就让扶苏极为厌恶此人。

所以当年扶苏倔强的没有去随李斯学习秦律,而是为了堵住父皇继续让他去师从李斯改选随上卿蒙毅学习。

当年的蒙毅也深得父皇宠信,扶苏提出随蒙毅学习,始皇帝也就答应了。在他心中,蒙毅之才不下于李斯,而且当时蒙毅的兄长蒙恬已经是领兵北疆的大将,让扶苏与蒙家打好关系,对他以后也有帮助。

帝王的想法总是从最终的全局考虑,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儿子可以学到真正的东西,而且要考虑整个朝堂因此会产生的变动。

扶苏身为长公子,一举一动都会牵动大秦的脉络,更何况是择师之事。太子之师,负有教导太子的责任,而太子又是未来国家的继承者。所以这件事是关系国家大事的事情。

不但如此,太子之师一旦确定,其实也就是将太子与其师父乃至师父所在的整个家族都捆绑在一起,以后利益相关,祸福自然也相关。

也是因为扶苏与蒙毅有这层关系,扶苏出来督军的地方选择的是秦的北部军团,蒙家由此也就和扶苏产生了再难割舍的关系。

在扶苏心中,对于上卿蒙毅始终是尊重的,这是一个尊师的时代,而扶苏本性中也有尊师重道的观念。

此时蒙毅要下拜,扶苏自然赶紧去扶住了蒙毅,一日为师,终生为师,这是华夏民族的传统,也是一个学生应该遵从的本份。更何况秦的时代,正是师生之礼最为受人崇敬的时代。因为这个时代刚经历了诸子百家齐争鸣的盛世。

“蒙毅能这么快离开咸阳,到了这里,多亏老国尉和这位姑娘相助!”

蒙毅说着,指了指旁边的白飞雪。

“多谢姑娘,敢问姑娘籍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