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秦

染血的剑锋

> 血秦 > 血秦目录

第五十七章 死生之地(上)(1 / 3)

上一章目 录

之前蒙恬率领这些兵士劫掠了几处秦军的中转站,军械兵器尤其是弓弩箭矢备的不少。此时大家都成捆成捆的往粮食袋垒起来的防御圈里搬,弓弩没时间整理,都散乱的扔进了防御圈,在里面堆了一堆。箭支堆得更像是一座小山。

而盾牌也已经搬来了许多,竟然有不下五十面,都是重装步兵防御用的青铜大盾,厚重坚实。那晚扶苏查看军备,发现这些盾牌时都惊讶蒙恬是怎么让人运进山里的,后来才知道是用马拉,将这种有弧面的巨大青铜方盾当车使,上面堆积辎重武器,还别说,这东西做车使还挺好的。此时这些青铜盾牌却也有了大用。也是这里的荒山起伏并不大,更接近丘陵,若不然用马都拉不进来。

秦兵步步逼近,在下山之后,重新整理了队形,此时已经即将逼近秦弩射杀范围。

“所有人听令,射杀这里所有人!不留任何活口!”

一声命令从秦军的队伍中响起,弩兵迅速的拉弦上弩矢,一排排的弩手有条不紊的准备着。

秦兵的弩手自行分为三排,动作整齐划一,这就是长期训练和实战带来的。

三排的划分,一排射弩,一排准备,另一排装填弩矢,第一排射完,马上换第二排,此时第三排已经装填弩矢完毕,进入第二排,而射完弩矢的则退到第三排重新装填弩矢。

如此,让装填准备射击的效率达到最大化。以前秦统一六国的战争,秦军的弩阵让六国闻风丧胆,战争的第一波弩雨,就让对手元气大伤,秦弩不仅仅是本身的威力巨大,更是这种有效的分配方式让临阵的秦兵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射出最多的弩矢。

弩矢装填慢于弓箭,临阵若对骑兵,不过三矢,而秦人用自己的智慧和百年战争的经验,让秦弩的射击频率得到最大的优化。

“所有人进防御圈!快!快!快!撑起方盾,所有人将身体蜷缩在粮袋和方盾掩护之下!”

听到对方的命令,扶苏马上做出部署,秦军攻城拔寨之前,首先就是一轮秦弩齐射,秦弩的威力巨大,三百米内,是秦弩有效射杀范围,百米之内,可以刺穿厚重的战甲,秦军战甲一般都是轻甲,甚至很多秦兵只是穿布衣,而不着甲。为的是方便战场杀敌,有一个成语可以形容秦军的甲衣,轻装上阵,使自己更加的灵活。

吕不韦时,提出了一个方略,叫做丢盔卸甲,就是因为发现很多秦兵上阵不着甲,为方便杀敌而提出的。

而到了此时,因为长期的统一战争基本结束,兵士多执行的是驻守任务,所以慢慢兵甲上身,不过也只是皮甲,轻甲。此时蒙恬的兵士穿的都是轻甲,根本抵御不住秦弩,秦弩的射程和三棱弩矢的巨大贯穿和刺穿杀伤,让轻甲如同薄纸一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