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明

半渡

> 残明 > 残明目录

第一百零六章 开局不利 兆头不妙(1 / 6)

上一章目 录

以打代练,是汪克凡一贯秉持的练兵方法,哪怕因此带来较多的伤亡也在所不惜。

练兵是必不可少的,但真正的强军都是一仗一仗打出来的,只练不打的军队就像在游泳池里学游泳,经不得大风大浪。以焦琏所部的士气状态,如果让他们慢慢调整适应,再过半个月也未必能拉出来独当一面,汪克凡就像一个粗暴的游泳教练,把焦琏直接扔进水里,让他自己扑腾。

只要能把阳朔兵尽快练出来,在后面的战斗里派上用场,一七七高地能否坚守两天一夜,汪克凡并不在意。楚军有六十里的战略纵深,有超过一万五千人的预备队,逐节抵抗,逐节后退,一步步把济尔哈朗放进宁镇山区,是为了寻找最佳的决战时机。

阳朔兵经过两天的调整适应,开过誓师大会,喝完壮行酒后,部队的士气有所提高,已经做好了参战的思想准备。

这个年代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在距离家乡3000里之外的南京和强大的清军作战,很多阳朔兵都是被逼无奈才上了战场。在军官的鼓励、引导和威胁下,在命运已经不能改变的前提下,他们的心态也逐步发生变化,很多士兵又找到文书,把文天祥、岳飞的诗句写进家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当天下午,楚军后勤部又送来一批武器装备,分发到每个阳朔兵的手中。一个包括止血绷带、伤药、万金油、蛇药、外伤膏药等物品的战场急救包,一把可以背在肩上的短柄工兵铲,一柄精致的匕首,刀鞘上有四个红色的隶书小字——精忠报国。

战场急救包可以有效保护士兵的生命,直接减少战斗减员,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工兵铲可以在山区挖掘修筑工事,甚至可以充当肉搏的武器,由后勤部的专业人员为阳朔兵讲解使用方法,以及山区作战的一些注意事项。

很多阳朔兵却对那把精致的匕首更感兴趣。这把匕首非常锋利,似刀非刀,似剑非剑,刀背上还有一道锯齿,刀鞘则由古怪的帆布制成。楚军造船厂为了制作船帆,从西洋购入大量帆布,裁下来的边角料被制成这种匕首的刀鞘,又结实又轻便,让阳朔兵觉得非常新奇。

“我们把它叫做报国刀,或者尽忠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