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情柳永

青鸟春歌

> 奇情柳永 > 奇情柳永目录

第十节 感受女山艺术美(1 / 3)

上一章目 录

闲谈中,说及邓鹃女山老家的安全之事,邓鹃的父亲道:“不用操心,尽管只学到了爷爷精巧手艺的皮毛,确保安全也算够用。”

去女山路上,刘莹羡慕邓鹃命好,一般情况下花大价钱也做不成邓鹃家装的工艺效果。可邓鹃则以你们夫妻形影不离的幸福搪塞,并叫苦道:“你们东一榔头西一棒,行无规划,居无定所,事无定准,这专题节目怎么做下去呀?”

柳昶微笑道:“传承关系复杂,而知之甚少,的确是有心帮助,无力兑现。”

商议确定,根据此前的行程情况,补上几集,纠正解说的失误与不足,对历史负责。具体做法是柳三变草拟原稿,柳昶夫妇译为现代汉语。而刘莹的意见占了上锋,她认为尽量保留古意,只是将容易产生歧义之处换成现代词而已。

通往女山的道路,现在已不是想象中那么艰难,但也只是一条机耕道,而且蜿蜒曲折,不过,沿途风景优美宜人,似乎崖壁上的丹霞石更加红润,更加富有光泽,而草也格外茂盛,草花的色彩也格外鲜艳。

刘莹走了一段路,感觉有些劳累,腿脚酸软,邓鹃扶着她,时不时问到上次穿越的情况,令邓鹃吃惊的是,仿佛在钻迷宫或者是捉迷藏,邓鹃的父亲都同情女儿道,太为难人了,鹃儿那段时间茶只思,饭不香,笑容也消失了,脾气也见长,让洪博士好为难。

邓鹃见刘莹扶着走都十分吃力的样子,她掏出手机来打电话,准备叫滑杆,山高林密,又在山坳里,哪来的信号。柳三变看见邓鹃手上的小盒子,想起了昨日在汽车上、大街上和厕所里到底都有人在使用这玩艺儿,柳三变问道:“为何如此多的人都要使用这扩音器,听你们的声音也不是太小声呀!”

柳昶玩笑道:“接下来该是比喇叭筒小多了,也精致多了,扩音效果到底好不好,对吧?”

柳三变期待着柳昶的下文,见众人乐得不行了,他不知为何就是没反应。还是邓鹃体贴人,她告诉柳三变:“这是现代通讯工具,叫手机,只要有信号,打上万公里便可畅通无阻!”

柳三变想了想,上万公里,汴京到武夷山恐怕还没有上万公里吧,他问道:“能打到汴京去吗,那边也能听到声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