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杀

芥子须弥三虎

> 狐杀 > 狐杀目录

第六十六章 暗斗(1 / 5)

上一章目 录

为了灭吴复国,越王勾践遵循着‘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基本国策,不但身体力行着‘卧薪尝胆’的生活方式,而且礼贤下士,网罗了众多的奇才异能之士,这其中除了范蠡、文种、陈音和越女之外,也包括这余氏兄弟两个。

这两人来历不详,颇为神秘,除了勾践知道他们的底细之外,就连他最为倚重的范蠡和文种也不太清楚。余氏兄弟最擅长的本领,就是弮养猛禽,老大余获善养鹰隼,而老二余残则对枭情有独钟。这兄弟两人有了这样的特长,在那种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中可说是大放异彩:他们只对越王勾践一人效忠,负责的便是暗杀和情报收集工作。或许是出于物种相克的原因吧,越女凤竹对于这两人有着天生的畏惧,而以弩击之术见长的陈音则对他们并不感冒,甚至可以说有着心理上的压制。所以只要和陈音在一起,不但余氏兄弟不敢对凤竹有丝毫无礼,而且凤竹也会颇有底气。

三个人互相打个招呼之后,陈音一拉凤竹,两个人掀开门帘径直走进了勾践的大帐。

勾践此人鹰鼻深目,双唇削薄,嘴角下弯,而且还有一个又细又长的脖子,一眼望去就给人一种极为坚韧深沉之感。不知道为什么,从勾践一出现,张连义心里就产生了一种本能的恐惧和厌恶,他脑海里甚至突然间冒出了这样一句话:‘鹰鼻子狗眼不中交’,这句话是那些经常走村串户的相面先生常挂在嘴边的,据说是一个人如果长了一个鹰钩鼻子,那么此人一定是非常的坚毅果敢,但要是再配上一双像狗一样的圆眼睛,那么此人一定是一个阴狠毒辣性情凉薄之徒,绝对不可深交。而眼前的这位越王勾践正是如此,用他手下那位著名的谋臣范蠡的话来说就是: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张连义甚至没来由地忽然替陈音和凤竹担起心来。

事实也的确如此。据《吕氏春秋·顺民篇》记载,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身不安枕席,口不甘厚味,目不视靡曼,耳不听钟鼓。三年哭身劳力,焦唇干肺,内亲群臣,下养百姓,以来其心。有甘脆不足分,弗敢食;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身亲耕而食,妻亲织而衣。味禁珍,衣禁袭,色禁二。时出同路,从车载食,以视孤寡老弱之渍病、困穷、颜色愁悴、不赡者,必身自食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