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伐天下

从小不会爬

> 我伐天下 > 我伐天下目录

第四百零九章 大食名产(上)(1 / 4)

上一章目 录

但是尽管如此,来中国的大食商人只怕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而到过大食的中国人也许就老管家那一波而已,这又是为什么呢?这里可以举一个现实社会中的例子来说明,你说是从乡下去上海的多,还是从上海去乡下的多?大食虽然盛极一时,但要说富庶,是比不上天竺和中土的,而比起天竺靠资源显出的富足,中土靠勤劳生产而积累出来的财富更实在。正因为这个原因,来中土的外国商人远比去外国的中国商人要多得多。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汉文化的传统虽然并不反对冒险,但是对于不可预测的风险却是主张尽量远离的。而探索新航线无疑正是这样的行为,不知道多远能见到陆地,不知道多远能找到港口补给,也不知道未来的天气,更不知道当地的居民是否怀有敌意,所以中国商人开辟的新航线基本上都是沿着海岸线摸索出来的。如果靠着这样的航线前往大食,要花数倍的时间,那这样的航行就太不现实了。而外国商人自然不会将他们辛苦探出的航线告诉中国商人,这便造成了长期起来中国在对外交流上基本是有来无往的现状。当然,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总有一天中国商人也能获得那些航线的资料,但是始终落在人后那还是无法避免的。

赵抗深知情报的重要性,所以他绝不会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早就有了的某个想法变得愈加强烈,不过得等收复北方失地之后才有精力付诸实施……

老管家虽然说了很多,但还是没能解释清楚为什么两国之人会如此缺乏了解,不过赵抗倒是想明白了。没想到这个问题居然也涉及到了人性,确实是超出老管家所能理解的范围了。人性趋利,进行异常危险的远洋航海,无非还是为了赚钱而已,为了冒险而冒险,那要么是疯子要么就是活腻了。而从南宋到南洋的航线,一个来回就可以赚取数倍利润,这种成熟航线的风险比起中土到大食的超远程航行来要低得多。只要赚个几倍利润便足够吃用一辈子了,生活越富裕,人命就越值钱,发了财之后还要商人冒着生命危险继续航海,那几乎就没有可能。航海家辛巴达的故事中,他不也是没钱时才愿意冒险航海吗?他尚且如此,就更别说其他人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