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赵为王

熙檬父

> 战国赵为王 > 战国赵为王目录

第三十四章 信陵君(1 / 3)

上一章目 录

魏国都城,大梁。

这是一座极为年轻的都城,自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起,至今不过刚刚过去了一百年。

大梁这个城市名字听起来似乎有些陌生,但是如果说到这座城市后来改过的诸多名字,比如说“陈留”“汴京”或者“开封”的时候,想必很多人就会非常熟悉了。

如果你在大梁城之中找一个魏国老贵族,让他描述一番魏国当年的牛逼光景,那么这个魏国老贵族绝对能够和你说个三天三夜不带停的。

作为战国年代的第一个霸主之国,当年的魏国那是灰常牛皮哄哄的存在,可以说是拳打关中小秦国,脚踢东方大齐国,南拒江淮楚蛮子,北吞中山诸狄戎,站在中原一跺脚:“不服的站出来!”几十上百个诸侯国,没有一个敢说话的。

那时候的魏国,绝对是战国诸雄之中一等一的扛把子,大哥大。甚至连周朝的所谓天子都要在魏王的光辉下瑟瑟发抖,祈求魏国大王的庇护。

但那都已经是过去了。

等到这位老贵族给你缅怀完这段光辉的历史之后,你就可以告诉他,现在你魏国只不过是一个在秦国兵锋面前瑟瑟发抖的国家,全盛时期的国土到如今已经缩水了一半往上,就连曾经的都城安邑都落到了秦国人的手里,你还跟我在这里吹什么牛皮,装什么大气呢?

如果你真的这么说了,恭喜你,请做好被这位盛怒之下的老贵族以及附近路过的魏国人暴打一顿的准备吧。

闲话少叙,却说魏国虽然此刻已经不复之前天下无敌手的那般盛景,但毕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加上魏国地处中原要津,用张仪的话说就是“地四平,诸侯四通辐凑,无名山大川之限。”大梁城周围水网密布航运发达,无论前往任何一个国家都极为方便,所以这座四通八达的城市,如今仍然是极为繁华的。

正是八月初的正午,夏天的烈日高悬在天空正中央,火辣辣的阳光从万里无云的晴空之中洒落下来,将路上的行人晒得个个都是浑身冒汗。

在大梁的北门,上千名魏国仪仗兵精神抖擞一字排开,数十位魏国官员身着正装位列道路两旁,看上去似乎在等候着些什么。

而在这些仪仗的最前方是一辆华贵之极的马车,马车之上坐着一名年过而立的男子,只见这名男子宽袍大袖,风度翩翩,剑眉星目,头戴冠冕,长得十分英俊潇洒,一看上去就是那种标准的战国时代中年成功人士——而且还特么是颜值特高的那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