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强大少爷

灰头小宝2

> 北宋最强大少爷 > 北宋最强大少爷目录

第四百六十八章 两支火枪部队的交锋(1 / 6)

上一章目 录

深夜二更,湟水河边的搭桥攻势已经展开。

卓洛兰部到底有没有反应有没有部署,王雱和穆桂英也只能依靠猜测,两手准备,如果来,那更具情况做出应对,如果不来,那便执行最开初的计划渡过湟水。

这是一场考验耐心和意志的考试。

现在相比于卓洛兰部,王雱部才是疲兵,且力量较弱,从早先的形势看,算计卓洛兰会非常困难,倒是漫咩看起来暴虐勇猛,可利用的地方很多。所以从内心里,若有机会,王雱绝对不会犹豫在南线和卓洛兰部纠缠,会最快渡过湟水投入北区战场,于运动之中寻找机会。

可惜天公不做美,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不会总朝着预想的思路去发展。

就在抚宁军一半战斗部于湟水河边抢修桥梁之际,像个行军雷达、拥有非常强的马术功底的科桂急急忙忙从外围来报道:“相公,卑职贴地监控到有成建制马群移动的动静,距离应该在四里之外,但无法判断具体人数。现在就需要做出决策,否则他们继续接近,很快就能发现我部动静,那时就会陷入被动。”

于这个夜下,抚宁军分为了两部,一半在湟水河边修建桥梁算是工作,但也可以变为诱饵。这个部分是王雱亲自指挥。

而另外一半战斗部则是穆桂英率领,隐藏在约莫近一里的距离,一个小丘陵高地,那可以算是一个另类的雷达触手,同时也一直突击骑兵,可以根据不同的战术发挥出不同的作用来。

马术专家科桂在早前已经说了,不足一里的距离而言,若对于真正的突骑兵发挥不出冲刺能力来,尤其在晚间气温已经开始下降的现在,若背负重甲的骑兵要发挥出最大突击能力,那至少需要四里以上的缓冲距离,经过慢跑,加速,减速,再加速,多次拉扯之后才能到达最大突击状态。

不过现在抚宁军有两个好处:不是突击重骑,是以风筝战术为主的轻骑兵。

第二个特点是,因王雱的全营养饲料运用,导致了马膘和肌肉较厚,短速爆发相比西夏战马而言,能拥有近乎半个量级上的差异。

所以既不需要把马进入最大速度,爆发又会很快的情况下,不足一里就是科桂从技术面提出的“最佳伏击距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