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战骑狂潮

度方

> 汉末战骑狂潮 > 汉末战骑狂潮目录

第三十七章 再合新物种(1 / 5)

上一章目 录

眨眼间,初平三年就这么过去了。

李铮的领地,仍然沿用汉庭年号。毕竟,李铮尚未称帝,暂时也没那个必要自定年号,先将就着用,以后等平定了天下,再说这事也不迟。

初平四年,春三月底。

阳光明媚,春色撩人。

这几个月以来,李铮逐渐将关中和益州消化。这两大区域,现今皆已经种上了参麦,面积以亿亩计,可以想象,待到收获的季节,又将是怎样一副令人震撼的场面。

棘皮猪、红玉鸟乃至于树菘和百果,也逐渐传播普及过去。不过炎阳果和芥椒,则因为水土的原因,并不适合在关中和益州生长,所以就成了西北干旱荒漠地区的特产。

另外,益州地属南方,多种植稻。参麦虽然也能在益州很好的生长,但李铮觉得,应该合成一种类似水稻的作物,专门在南方种植。同样也要给南方区域准备特产,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产,更利于发展。

这一点,荀攸已经传讯回来详细的说过,李铮也准备着手去做。

其次,战骑的规模,随着基数越来越大,增长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到现在,总数已经达到了两万出头。其中,山岳狼骑数量最多,整整有一万头。青甲战骑有五千头,摧锋战骑两千头,金翼虎|骑一千头,猪婆龙骑一千头。当然,这是能够在军中服役的成年战骑,若要算上幼年、成长期的战骑,数量则超过三万!

这对凉州、对李铮而言,都是极好的信息。

战骑越多,李铮就越强。说实话,普通的兵卒,李铮还看不上眼。只要战骑数量上去了,管他什么诸侯、什么大军,管他什么阴谋诡计,一律推平了账!

若是有朝一日,李铮麾下的所有军队,全都成了战骑,到那时候,才是真正的壮观!

一大清早,天刚蒙蒙亮,李铮从玉腿粉臂中爬起来,出了卧房,洗漱一番,便自到厨房,煮了一锅参麦粥,煎了一大盆子红玉鸟蛋。

做好这一切,将早餐端出来的时候,四个娇滴滴的美人,已经洗漱完毕,围坐着圆桌,翘首以盼了。

这是李铮的习惯,除了要正式招待部将下属和客人,一般平常的生活饮食,大多都是自己动手,尤其是早餐。

早先的时候,蔡琰、董白等人还不太习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每天都这样,便不再当回事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