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战骑狂潮

度方

> 汉末战骑狂潮 > 汉末战骑狂潮目录

第四十七章 进攻是最强的防御(1 / 4)

上一章目 录

说动了李伯然,李铮这一行的目的基本上就达到了。

接下来,就是做准备工作。

灵州县下辖十三个乡,每个乡里要置办一所书院。每个书院,至少要一栋院子,一名老师,还要一班做饭的厨子。这是最简单的配备。

师资方面李伯然自告奋勇承担了下来,他在灵州定居超过二十年,教授的学生零零总总也有上百人。

虽然大部分都因为出身或者其他的缘故,没有得到好的发展,甚至回乡下种田去了。而这些年来,多数人也都因为生计没有进修的心思和机会,学识能力大多不高,但用以启蒙教育,却是绰绰有余。

李铮承诺,只要李伯然的这些学生愿意做老师,那么每个月都有俸禄,四石粮食或者四百钱任选其一。

为此,李伯然显得十分高兴。

只道他的这些学生没有白学,在养家糊口的同时,还有几乎承担起传播文化知识的神圣责任,这让他老怀大慰。

老师有了,那么接下来就是场地。

每个乡一栋书院,面积还不能太小。毕竟,其面向的是整个乡里的所有适龄孩童,或者有志于学习的人。还要考虑到有的求学者离家太远的住宿问题,就需要宿舍。

这样算起来,每一栋书院,至少要数千钱甚至一金。

十三座书院,就场地而言,至少就要花掉十金往上。

还有厨子的薪俸,日常生活的花销,加上给老师的俸禄,零零总总每个月每栋书院至少也要花掉数千钱甚至一金往上。

这样算起来,整个灵州的教育方面的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现在李铮掌握着灵州的税收,还有草场旗下的商队也有收入,但这些钱还要用来安置流民,改造灵州,养活军队等等等等,算起来已经十分勉强了。

毕竟,李铮的产业,还未扩大到支撑起一个县的所有消耗。

但不论怎样头疼,李铮深知,这是必须的。而且是越早做越好。

无论如何,咬牙也要挤出一些。

……

回到护羌校尉府,李铮立刻把周肥叫来,将普及教育的事宜吩咐了下去,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配合李伯然老先生。

要钱也罢,要人也罢,统统应允。

周肥虽然有些异议,但他知道,李铮的决意,是不能反驳的,做好李铮吩咐的事,才是他的本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