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血

不开心的橘子

> 太平血 > 太平血目录

第六百六十五章 小桶战术(1 / 4)

上一章目 录

夜色宁静得令人恐惧,从进入吴淞口以来,联军海军的推进异乎寻常的顺利,他们没有遭受到任何的攻击,哪怕是步枪子弹的袭击都没有。西摩尔为此深感担忧,同时还有一个令人不安的地方,在寂静的夜空下,西摩尔蓦然醒悟过来,从今天突入内河以来,昔日繁忙的黄浦江上,各种船只少得可怜,入夜后更是一艘也不见了,江面上只剩下联军的海军战船。

当西摩尔看到江面上没有其他任何一艘船只之后,马上找来戈登询问,戈登也很奇怪,“前几天里,黄浦江上的船只还是往来如常的,今天怎么一艘船都看不到,就算是夜晚,也该有停靠两岸码头的货船的啊。”

西摩尔认为自己的舰队一定是落入一个精心编制的陷阱里了,他很想立刻撤退,但他做不到,租界的军民们是不会答应的,战船现在就是他们的心灵寄托啊。

“放下小艇和舢板,加强上游水域的巡视!”西摩尔下达了一个令水兵们讨厌的命令,没人喜欢大半夜还要驾船逆流而上的,但他们还是打起精神来开始放下小艇和舢板,因为西摩尔在后面加上了一句话:“现在你们是在敌人的国境之内!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当奥狄莎号还在两侧船舷缓慢放下小艇的时候,上游江面上一片密密麻麻的圆球状物体朝着船队漂了过来,几名坐在小艇上的水兵借着灯火望去,一名水兵惊恐的呐喊起来:“俄国人的漂雷!”

19世纪中期,俄国人B·C·亚图比发明了一种电解液触发锚雷。在1854─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沙皇俄国曾将这种触发锚雷应用于港湾防御战中。对于这种黑黝黝带着几根触角的锚雷,联军海军官兵们记忆深刻。

雷体通常呈球形,涂有黑漆,不易发现。雷体上的五个触角,是引起水雷爆炸的关键。每个触角由锌杯、碳棒和装有电解液的玻璃管组成。触角是按电池原理制作的,每一个触角就像一节干电池,锌杯等于是电池外层的锌皮;碳棒类似电池顶部带铜头的碳芯;玻璃管中的电解液就是电池中的粘稠体。当舰船把触角碰弯时,玻璃管破碎,电解液流到锌杯和碳棒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就形成了电流。触角产生的电流通到电雷管,电雷管起爆,引起水雷爆炸,这就是锚雷一触即发的道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