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刀

祝家大郎

> 诗与刀 > 诗与刀目录

第一百三十七章 绝佳的马屁与风险(1 / 3)

上一章目 录

“文远小友,今日赶巧了,这位是尚书吴相,平常可是难得一见的人物。”谢昉主动给徐杰介绍一番。

如此也能看出谢昉的人品,朝廷官员系统,唯有御史台是比较独立的系统,选御史台主官,皇帝也会多番思虑。人选要求也比较多,比如在朝中没有多少势力瓜葛,人品端正,能直言而谏。

谢昉能当这个御史中丞,吴仲书的推荐只是其一,朝中推荐的人选也有许多,最后谢昉能上任,显然是在各方面都比较符合条件的。

本来谢昉与吴仲书,只算认识,也算同乡,并无多少政治上的利益瓜葛。但是吴仲书推荐谢昉的时候,显然也就是看中了旧识与同乡这一点。

如今谢昉上任之后,吴仲书自然要主动与谢昉多走动一下,拉近两人的关系。上官者,能稳稳妥妥当好上官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既要争取皇帝的信任,又要争取同僚与属下的支持,一人高高在上是一定行不通的方式。这种为官之道,吴仲书显然是驾轻就熟的。

当年的欧阳正,兴许就差上了许多,也是太过年轻,爬升太快,少了许多慢慢升迁的磨练与经验。

徐杰站起,还未作揖而下,吴仲书却是笑着抬手拦了一下徐杰,口中笑道:“文远小友不必拘礼。你的名声老夫之前就听说过的,可不是只在你谢昉这里听闻的,此番入京,可是要备考了?”

其实春闱就在秋闱之后,也就是说举人考试完毕,过不得半年就是进士考试。但是许多有条件的士子,会提早一两年就入京来,美其名曰是进京备考读书,如此可以从容不迫,免得需要一路急赶进京。

究其主要,其实就是进京来扬名声,走门路。扬名声的好处不需多说,走门路就是各显神通了,有些本身家族长辈老师之类就有门路,有些当真就需要临时来走,靠钱靠名还是靠运气,不一而足。不论如何,总是要多作一些努力的。

徐杰便也没有拜下去,只是口中说道:“多谢吴相。学生还只是秀才功名,举人未考,入京也只是想到处看看这大好河山,备考还早。有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志怀高远,方为君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