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刀

祝家大郎

> 诗与刀 > 诗与刀目录

第二十八章 那是害人的东西(1 / 5)

上一章目 录

郡学开课还有一段时间,要在元夕之后方才会正式开始。正月十五元夕佳节,也称为灯节。此时徐杰到得大江城,却还不过正月初九。

郡学之中,还没有教授开讲,徐杰便算是来得极早的秀才了,把户籍与诰身登记之后,还需要缴纳一些银两,如此便算是正式报名入学了,只等元夕之后第二天大早,到此点卯。

郡考,也称乡试,或者秋闱。三年一考,有秀才功名的方能参加。考中者,为举人。举人这个称呼,其实源自于汉朝,汉无科举,选拔人才的方法叫作举孝廉。就是一个地方推举以孝道闻名之人,为孝廉,可做官。当然,这种方式,实际操作起来也是很不公平的,孝廉往往也被有话语权的世家大族掌握。

后来到魏晋,有了九品中正制,人才依然还是靠评选,以人品或者文章,亦或者谈吐举止,把读书人分成三六九等,以此封官。当然也是有进步的,但是评选之法,终究还是会有失公正。

科举,便是应运而生的公正之法。以统一的考试来辨别人才高低,也有一套严格的防止作弊的方式。相对而言,这是相当公正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

起初,徐杰对科举,也并不热衷,因为徐杰一听到科举,便会想起一个词汇,叫作“八股文”,以严格对仗的骈文来书写华丽辞藻,以此说圣人之语义。却是后来才知,这大华朝的科举,倒并没有八股之说。八股真正成形,其实是在明清。

这也给了读书人答题之时,有相对比较自由一点的发挥余地。对于徐杰而言,便更是好消息。

秋闱之后,自然是春闱,举人之后,也就要考进士。也就是进京赶考了,也还有殿试,那就是皇帝钦点。春闱之所以在春,其实也有缘由。以农忙为准,秋收农忙之后,进京赶考,便就是春天了。

农忙这个缘由,也还有其他影响。自古判决死刑,斩立决极少。多是秋后问斩,这也是自古传下来的,甚至唐太宗时期还发生过一件事情,有一年全国两百多名死刑犯,判了秋后问斩,还会放回家中与家人团聚,帮忙把粮食收好,农忙结束之后,来年秋后自己又回来领死,还一个不少,也是奇事。

当然,到得大华朝了,人心不古。秋后问斩,便也不可能再把犯人放回家中收粮。

大江城,大江流过,还有无数的湖泊。湖泊便也成了娱乐之地,东湖之上,几里码头,多是画舫。画舫这种船,航速不快,如楼房一般,上下几层,却是装饰得极为华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