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老酒里的熊

>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目录

第三百章 余杭稻业(1 / 3)

上一章目 录

当初在欧且建设住房的时候,我就已经有了离开欧且村的思想准备,对欧且村人来说,我们始终还是外来者,永远都是客人。这一点当初我到太昊不一样,整个大河上下,语言的差异不是很大,甚至在生活习俗和图腾崇拜等方面都有很多共同之处,我可以轻易地在大河流域所接触到的任何一个部族生活,而不会有“外来”的感觉,但欧且却不同。

江浙一带的这些部落与大河流域的部落有明显的区别,这种文化到生活习俗的不同注定了欧且人对太昊人的接受是有限度的,我也因此极力的避免让太昊族人与欧且人之间发生任何冲突,在欧且村建设住房时,都尽量建在村子的外围和低处,甚至接近村子的围栏处,为的就是与欧且的主要族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虽然欧且人对我们的接受程度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期,但我宁可选择另建基地,也不愿让新来的太昊族人与欧且人混居。太昊的文化应该是一种包容的文化,而不是强势侵入的文化,这一特点在具有足够文明领先程度的情况下还是能够得以保持的。

但即便如此,欧且人仍然从太昊族得到了足够多的好处。如今,欧且人已经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学会了简单弓箭的制作与使用,学会了编织和使用渔网,甚至还有个别的欧且族人已经在尝试着用手捏出粗糙的土坯,只是还不会烧制出合格的陶器而已。

不过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进一步的交流和技术传授就有困难了。

十一月开始,我带着族人全力投入到余杭村的建设,篱笆墙只花了我们三天时间就得以完善,甚至还在欧且人的基础上加以局部改进:我让族人在篱笆墙外挖了一圈浅浅的壕沟,其中埋设一大量的竹钉,可以防御几乎所有野兽的攻击,甚至小型的野兽也不能进入。

村内的房子包括了土坯房和木板房。其中土坯房由于准备工作较少,先行开了工。由于我们没有时间和足够的人手开山石筑基,我让族人先以夯土为基,建设起一部分房子。

梅梅这一次的组织工作是心思最为缜密的一次。匠人们带了大量的青铜工具,特别是木工和建筑工具。所以一开始建设住房,匠人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筏木制板,近一百人忙于抢建土坯房,还有五十来人则主要筏木,五十名匠人负责建设陶窑,五十名匠人负责制造建房用的工具和木板,剩下的五十来人负责狩猎和捕鱼。梅梅如以往一样。带着十多名妇女负责后勤,每天为我们的建设者提供丰富的伙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