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老酒里的熊

>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目录

第二百三十六章 太昊船模(1 / 3)

上一章目 录

少昊大局已定城中建设可以交给赢济他们来完成我可以暂时转过头来,看看太昊的下一步发展了。

这时我想到的第一个目标,就是造船。

但是要大规模地制造木板船,靠码头边上那几名木匠是不够的,我得培养出大批的“专业”造船人才来,还得花费大量人力才能完成。

少昊距离码头有天然的距离优势,不利用可惜了。

所以我选择了用铜钟向少昊换人力。

回到码头边时,简单的“船筏”已经增长到了八个,太昊与大元诸城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但我要造的船却不仅是用于个用途。

大夏城那边,木驼的建设工作已经初见成效,眼下已经有近两千人住进了大夏城,公孙氏的城里更是具有不低于太昊的人口规模,牛神山下,姜氏新城据说已经住进了约七千人,而进一步的人口集中还在扩大中。

如此大规模的人口集中为原始文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却提出了对交流与交通的空前需求,从太昊的工业产品到盐湖的产出,到各部族间的人员来往,目前都还受限于大河的制约,没有船,就只能在大河浅处涉水,再绕山过谷,才能在太昊与诸部间建立密切的联系,时间和空间都消耗极大。

进一步讲,万一翟族来犯,要想增援北方诸部族,也需要大量时间才能将消息传来,并将援兵送过去。

有了船,文明才能真正地不再受到大河的制约,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族长要在码头住一段时间?”风舟搓着手确认。

“嗯!”我点头:“给我准备一些纸和墨。”

这一次不打算用毛笔画图了,所以没有让风舟准备毛笔。而我计划,是用“鸡毛笔”来画图,这样线条可以更精细一些。

上次参加造“船筏”的几名匠人都进入了我的“太昊船开发办公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