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老酒里的熊

>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目录

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年首航(1 / 3)

上一章目 录

十二月,太昊大船的制造进入尾声。

有了硬质的铜制工具,木匠们的手艺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新造出和这艘船从外观上已经不输于在后世所看到的木船,大量的木板连接除了榫头方式以外,还第一次大面积使用了铜钉,可靠度更高。

船身在物资和人力充足的情况下造得坚固精美,每一块木板都刨得平整光滑,由于这一次要渡过的大江水势较大,我们的工艺也与大河上的船有较大区别,从一开始就是先定骨架再钉板,与大河上的船直接连接木板不同,这艘船有明显的“龙骨”,两边密布十二道“肋骨”,板就固定在这些“骨架”上。船头的龙骨还得到专门的加强,形状也作了修整,略带流线型,用于破浪。

船身两侧安排了共十六个划桨位,并且都靠近船身中段,前后两段还留有较大空间,如有必要,可以轻易将划桨位增设到二十四个,甚至更多。

船身总长达到十六米半,宽六米,高两米,船板下的舱室高度一米左右,船舱板上还有一米的高度,有效的载重可以达到七十吨以上。

这是太昊,也是目前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巨轮”!

造这艘船所花费的时间、人力、物资投入,足以修建一座容纳千人的村子。

为了让船在急水中能够停住,船上还多了一个特别的东西:锚!

看到这一段的江水水势,我实在不敢肯定船在过江后。到对岸能不能轻易地停靠在岸边,所以这一次痛下了决心,花了近一百斤铜,铸了一个三爪的“铜锚”,用粗大的麻绳吊在船尾,通过一个铜轴的辘垆来放下或升起,并为此在船身后部装了一个简的铜轴绞盘。试车时,两名族人已经足以实现锚的升降。却不知道陷入江泥中以后能不能同样做到这一点。

最后,作为大船才有的设备,这艘船上配上了一艘“舢板船”,也就是用几块木板拼出来的能够承载两三个人的小木船,这样的船我们造了六艘,却没有人敢划着它去渡江,说实在的,当初的木筏子都比它看上去安全得多。

这种小船的作用在于。当大船靠近江岸时,若水深不适合靠岸,却又令族人不敢轻易下水时,可以用它作为登岸的过渡工具,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救生船”的作用。

船头上,三个大字尺寸都达到五十厘米见方,浅浅地镂刻了一层,用墨涂黑,写着“长江号”!

十二月二十五日。映像中这应该是耶稣诞生的日子,不过考虑到耶稣的先祖还不知道在哪个山洞里苦苦寒冬,所以当大批的族人家属赶到时,码头上为长江号峻工而暴发的欣喜迅速让位给家人团聚的狂欢,我则打算将这一天命名为“团聚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