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老酒里的熊

>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目录

第一百八十一章 太昊钟声(1 / 4)

上一章目 录

土鲁仔细研究了一下我的工艺设计,加上陶匠们对制陶钟的改造方案,对制砖坯有了新的打算。

三天以后,红陶钟模烧制了出来,我到现场看了看,四层陶模只有其中一层出现了裂痕,但不影响总体的使用,堆积在一起以后,还是复原出了标准的钟形。

土鲁的主要改进方法就在接下来的环节:他叫匠人们把四层陶模先分开放在地上,四周围上粘土,得到围在陶模外的四个粘土圈,厚度大约为十厘米左右。再将每圈粘土切成八块,暂不与陶模分开,等粘土圈基本阴干透了,才将每个圈上的八块粘土砖模取下来,分别作上记号,放入陶窑中焙烧,但仅达到红砖的水平即可,没有烧制青砖。

这个办法让我也大开眼界,比我原来设想的要合理得多,主要是降低了土坯损坏的可能,也减轻了粘土对陶模的压力。

陶窑一边在烧砖坯,铜匠坊这边抓紧制泥芯。土坑的直径已经挖到两米左右大小,深度一米多。最大的一层陶钟模放在正中间,匠人们小心地往里面填入粘土,这个土粘性比较强,稍压以后,面上轻易就能抹得很平整。第一层模内填满以后,第二个陶圈放了上去,我让匠人们小心一点,确保每一个方向都和第一个陶圈间隙一样。等匠人们开始填入粘土以后,我还仔细地沿周围检查了一遍,才让他们夯实粘土。

第三、四个陶圈如法炮制,但第四个有点区别,因为要封顶。

第三个圈内填满粘土以后,我让匠人在上面堆起粘土,封顶之前先确保有足够多的粘土在上面。但不压紧,等陶顶盖上去以后再取开一看,已经压紧的地方就不用管了,只要还有松的地方,就填入粘土抹平。

这道工序完成以后,我狠狠心。让匠人们开砸陶模。

几名匠人面面相觑,都舍不得砸下第一锤,你推我我推你的谦让了半天,让我等得不耐烦。

“把斧子给我!”

我接过斧头,在最上面一层陶模上轻轻一敲,“啪”的一声。陶模应声碎裂,再往下三层也照办无误,最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覆盖在地的钟形泥芯。

这一次我不假手匠人们,而是亲自用木板小心的修正了泥芯的表面。

“生火!”

用木炭将泥芯盖满。一把火点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