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老酒里的熊

>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目录

第六十八章 人口新政(1 / 3)

上一章目 录

郯族的邀请非常诱人,但我手中实在缺乏足够的人手可供支配。

不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我还是决定先采用“简化版”大元贸易方式先和郯族开展贸易,两名骑兵奔赴皋陶,带上我的书面指令,让元昊带一百人到莒族来,再携带上必要的货物,同郯族的长老们一起出发。

同时我也在思考人口的问题,一直以来我对少昊金天氏的各族,都是报的平等合作态度,按后世的一些思维惯性,对打别人人口的主意,始终有一点忌讳,顾虑会对大元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以后的文明推广。

但盈离对人口的处理方式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让我认识到,人口对这些较大型的部族来讲,的确是一个负担,而不是像后世一样,是重要的资源。

这也源于原始部落的管理方式有关,依附的小族对中心部族主要是一种图腾关系,以种族为纽带,而不是严格的上下级关系,彼此间除了祭礼以外,没有其他的经济义务,宗主族只是享有不固定的祭物收入,其他方面与各小族并无区别。

但后世就不同了,各联盟城邦与宗主国之间有严格的经济义务,统治与民众间有严格的税费经济关系,所以人口在数千年间被视为宝贵的资源。

当然,在这个年代,人口众多也是一个部族的实力所在,但在大族与大族动辄相距两百公里以上,走路也要十多天到一个月的情况下,这样的实力价值也不是太大。

要等到大族与大族之间有频繁的战争,人口总量至少要比现在多出四到十倍,部族间交流与冲突都比较容易。

克服了对吸纳人口的心理障碍,我让木穷、木驼和木恩他们分别宣布了几项人口政策:

一、对大元三城中所有人口登记造册,这也是我到这个世纪以后的第二次人口普查,主要是为下一步的人口战略作准备。

二、原大元城外的各族,只要愿意搬到大元城内住的,一律提供住房和粟米,并义务让青壮年和小孩子进入大元学校学习,同时可以学到陶器和木工、建筑技术,但将来新城建好后,他们得服从大元需要,到新城居住。

三、皋陶族和莒族的小部族凡愿意到大元贸易城居住的,一律免费(不需要交换牲畜)提供住房和必需的陶器,牲畜由他们自行管理,不用关到大元的畜栏里,并同样享受“义务教育”,可以自行选择祭祀大元宗庙或本族的神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