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老酒里的熊

>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目录

第三十七章 文化卫生(1 / 3)

上一章目 录

“大元新村学校”的建设是建设“大元文化”的核心内容,一种文化没有文字做载体,就会很快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从新石器时代中期就发生了很多有重大意义的社会变革,但由于没有文字记载,只能从后世的神话中找到一点影子。

既然老天让我回到了这个世界,并且能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候往滚滚的车轮推上一把,我就有义务把这段发展记录下来,而不只是在后世的记载中只留下一个“有陶氏”之类的传说——而且说不定记载下来的会是土土。

历史上的确可能产生过很多种文字的雏形,但后来都由于没有合适的载体而湮灭了。

这个载体除了有记录的物质载体以外,最重要的就是使用人群——民族、种族或者国家。

一个有文字的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总是要占一些优势的,比如信息的传递,比如历史、技术的传承记载与完善发展,都离不开文字。

大元族要成为草原南部各族的真正首领,并带领这些部族走向更高层次的文明,就必须将“大元字”进行推广,确立“大元文化”的领先地位,并发挥重要的带动作用。

在分配土地的过程中,各族已经开始认识到文字的重要性,这为进一步推广“大元字”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我必须抓住这个契机。

为此我和木青夜以继日地辛苦“造字”,力求在正式开始推广前,有足够的大元字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以免以后在使用中各族为了满足需要,不断去自行“创新”花样百出的“文字”来。

后世秦始皇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就被视为对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贡献。

在建成教学机构之前,我和木青辛苦了大约一个月。

主要是我来提供方案,由木青进行方案选择,一方面要满足使用所需要,另一方面也要有足够好的认同度——象形文字毕竟是文字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随意迈过的阶段,再说创造文字的主要用途是表达和传播,只要能达到这个目标,写成什么样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我最看重的“造字”原则有两条:第一条是好认,第二条是好写!

梅梅和梓烨在这段时间对我的意见最大——我实在抽不出时间陪她们。尽管梅梅的肚子已经很大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