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摇摇-欲坠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我的大明新帝国目录

第九十一章 各有所图(1 / 8)

上一章目 录

六月的草原呈现出了一派秀丽的景象,这跟冬季的天寒地冻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美。

三千骑兵呈一条长龙驰骋在这广阔的草原上,在苍穹之下形成了一道淡淡的尘雾带。

这里是世界上最好的草场,也是漠北最大的草场,无数鞑靼人在这里生存繁衍。到处都能看到成群的马和羊,在农奴的保护下,悠闲地吃草。

而在道路两边,现在也被开发出来了一片片的农田,这里种植的全部都是小麦。虽然因为气候寒冷,产量不高。

但是因为有大明超出关内一半的价格收购,许多部落首领都愿意让那些农奴在放牧之外来为他们赚取更多的利益。

跟关内不同,漠北的草原依旧是农奴制度,强大的部落首领享尽荣华富贵。但是那些农奴不仅难以吃饱,连生命都不是属于自己的。

即便是如此,这些农奴也不愿意逃跑,因为现在的草原,还是野狼的天下。它们是这片草原的霸主,就连山林里面的老虎,黑熊,也不敢跟它们作对。

离开了部落的保护,他们就只能成为野狼口中的食物。

在这支三千人的骑兵队伍前列,武安侯郑亨志满意得地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面。

这是来自西域的汗血宝马,比寻常的蒙古马要高了一大截,虽然长途耐力不如蒙古马,但是速度却要快了一大截。

从永乐十二年北征,郑亨留在这片土地上的时间已经进入了第七年。

这七年来,他成为了整个大明武将勋贵们最羡慕的对象,因为他的手里控制着整个北明山铜矿,还有依靠这个铜矿被汇聚起来的百万百姓。

银子,他这些年已经捞取了许多,甚至多到让他害怕。

他也一直想要申请回调,因为他知道自己实在太招人恨。

北明山铜矿给大明每年要供应超过二十万两金子,还有亿万两纯铜。而负责镇守这里的骑兵,每年除了俸禄,还可以分到五分的补助。

郑亨即使一分不贪,每年也可以净落万两黄金。

这收益太过惊人,让他拿的甚至觉得烫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