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摇摇-欲坠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我的大明新帝国目录

第七章 吕宋(1 / 6)

上一章目 录

永乐三年郑和下西洋巡莅吕宋岛时,奉诏委任旅菲侨领许柴佬为吕宋国总督,统揽军、政、财、文大权,泉州人许柴佬也成为了大明册封的第一位侨领。

许柴佬明初侨居吕宋,因经商有方,加上与当地土人关系密切,后成为吕宋岛巨富。

郑和当初下西洋,从朱棣处领取了不少空白委任状。见许柴佬在当地声名远扬,又善于拉拢关系,就不要钱一般,册封了许柴佬为总督。

许柴佬遂以吕宋总督的名义,宣布将吕宋岛归附大明,成为大明的属国。

这十二年间,他上忠朝廷,下效黎民,励精图治,身体力行。

除此之外,他不遗余力地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施行孔儒礼仁之治,传播闽南农渔工商先进技术,大兴造船、纺织、制陶、种茶诸业,深受当地人拥戴。

朱瞻基也是来到这个时代,才知道原来在西班牙入侵菲律宾之前,大明竟然还曾将国土衍伸到了南洋地区。

吕宋有大明的总督,并且得到了大明一直以来的支持。

而旧港宣慰布政使司,更是有大明的驻军。

除此之外,南洋包括西洋,有超过五十个小国自认是大明属国,长期在大明派驻使节,并且有些国王都住在大明不再回国。

朱瞻基想不通,为什么大明最开始手里这样一副好牌,到最后却打的一塌糊涂,一败涂地呢!

他不知道的是,这一切都怪他这个身体的原主,一个被儒家吹到天上,实际上却是民族罪人的好皇帝。

在原本的时空,迁都北平之后,朝廷对南洋的控制力就降低了不少。

交趾的叛乱牵扯了太多朝廷的精力,在这样一个地区,每年要耗费数十万两银子甚至上百万两银子的军费,但是获得的利益只有区区七万两。

短视的文臣们觉得为这个蛮夷之地耗费太多的精力不划算,劝说朱瞻基放弃交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