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野心家

最后一个名

> 战国野心家 > 战国野心家目录

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刻易胜负(中)(1 / 5)

上一章目 录

魏韩主将心中很清楚,自己的失败已成定局,即便现在常人看来胜负尚未可知。

这一场战役的重中之重,不是墨家的骑兵,而是楚国的步卒。

换而言之,是整个楚国新军体系军制对抗魏韩从对抗山戎就开始的重步兵方阵的时代之争。

弓弩换成了沉重的火绳枪,本质上的军制体系并无区别,重步方阵才是魏国得以称雄的基础。

墨家的骑兵只能弄垮自己的左翼,真正决定胜负的还是步卒,最终完成席卷包抄的只靠墨家的那四五千骑兵根本不够。

勾股大阵是魏韩常用的战术,当年大梁城之战,吴起就是用这种战术,配合有马镫的武骑士,一举击溃了楚国主力,使得楚国执圭之君多死。

而这种战术的使用,需要三个前提。

其一,敌方的兵力平均配置。

其二,不能一开始就布阵,而是需要在阵型对抗的过程中悄悄施展,将兵力集中在一翼。

其三,敌军的某个侧翼是全军的弱点,也就是最容易突破的方向。

这三个条件,墨楚联军的初始阵型都符合。

左翼是脆弱的新组建的陈蔡之师,这就是全军的弱点。

整个兵力几乎是平均布置的,并没有集中兵力于某个方向。

阵型对抗中,魏韩主将通过左翼的交替后退和整个战线的旋转完成了右翼接敌和主力集中。

这种战术用得好;或是吴起、伍子胥、孙武子之类的名将用起来,多可以名垂青史。

但若是用的不好,或是对于战局和战场双方的把握稍差一些的将帅使用,很可能就会贻笑大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