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野心家

最后一个名

> 战国野心家 > 战国野心家目录

第一百八十二章 冢中枯骨(1 / 4)

上一章目 录

墨家选择在鄂城以北邾城地区和楚国筑垒相抗,也是因为此地的特殊地势。

楚国的淮北中原的封君想要支援,不可能翻越大别山,就算翻越人数也不能太多。

既不翻越大别山,就得攻下被墨家占据的淮河重镇作为枢纽,那边的事不归六指这些人管,相信留在泗上江淮的那些军队会给他们看护好侧翼后方。

申公和鸠兹国的这支援军,应该是短期之内楚国主力所能依仗的最后一支援军了。

现在第六师的严守、再加上楚国震惊的在沙洲守卫的火炮数量,以及墨家数日之内攻破鄂城大冶的行为,都让楚国相信墨家将主力转移到了江南岸。

实际上驻守在沙洲的只有第六师,连一同进驻的那个战斗工兵旅也只留下了两个连队后规建于江北了,楚人猛攻不下,按照以往的经验判断那里必有墨家主力。

这样一来申公和鸠兹国的位置也就不再重要,不如将这一支掩护侧翼的兵力朝着主力汇聚,在此死守。

解悬军的斥候既已控制了巴水以东的战场,巴水上游的水文情况自是知晓。

六指便留下了一共两个师的兵力和后续支援的一些新兵和民兵、后勤等,驻守大营,防备南岸。

主力在骗过楚人之后立刻集结北上。

他亲带了唯一的一个成建制的骑兵师、两个步卒师、和一个阵战炮兵旅先行北上,后面的主力集结靠近,分批渡河。

巴水上游自有非是激流之处,六指命工兵扎好浮桥后,骑兵立刻渡过巴水,直奔申公行军之地。

他命令,若是申公疏于防备,则兵贵神速,趁着申公的兵力没有展开的时候一击破敌。

一个骑兵师有七千多骑兵,申公的部队如果没有展开,很可能一次攻击就会彻底击溃申公的部队。

但若是申公有所防备,则骑兵就在附近逡巡,迫使申公就地转为防御,自己带领的步兵和炮兵会在随后跟上,围歼申公和鸠兹国之兵。

后续主力则要稳扎稳打,修筑正式的浮桥,还要占据山头扎营安寨,做好楚国大军移动的准备。

同时又遣派了一支精锐的先登营连队,在过河之后骑马机动,奔袭邾城方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