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岁

半世峥嵘

> 九千岁 > 九千岁目录

第四百三十四章 混战(1 / 3)

上一章目 录

大唐在边境留了足够的军队镇守之外,将多余的军队全部撤回境内,分别指派到剑南道、关内道、江南道。此时,李元景已经起兵,大军五万余,从江南道湖州开始,由南向北发动进攻,剑锋直指长安。在连续攻下六州之后,被回旋的程知节和尉迟恭堵截在岳州。

由于程知节和尉迟恭带领的军队,皆是大唐的正牌军,又是刚从战场上退下来的,战斗经验极其丰富,战斗力极强。虽只有两万人马,却让李元景的五万大军动弹不得。而李元景的五万大军,虽皆是虾兵游勇,但优势是数量多,仍旧与大唐军打的难解难分,甚至在李元景的指挥下,一度占到上风。

在大唐内战不休的时候,境外也没闲着。吐蕃回兵境内,稍作休整,便对象雄发动了进攻。由于象雄此战元气大伤,国力空虚,军队士气低落,因此在吐蕃发动攻击的第三天,象雄边境就全线溃败。吐蕃乘胜追击,以一万骑兵向左进攻,意在击溃象雄境内几处比较顽强的军事要塞。再派八千骑兵,直捣腹心。最后一万三千步兵,步步为营,缓慢向象雄京都推进。

象雄固然比吐蕃强大,哪怕是现在,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面对吐蕃闪电般的攻势,以及周详的战术,象雄是败多胜少,最后只能在拼死抵抗的同时,向西突厥求救。

现在的西突厥,哪里顾得上象雄,国内七成以上的兵力,都用在了东突厥战场上。都是马背上的国家,都是打不过就跑的赖皮精神,想要攻克东突厥谈何容易?尽管连战连捷,尽管攻城略地不计其数。但东突厥的骑兵,总是能在不经意的时间地点。发动突然袭击,或反扑,或袭击补给线,又或者麻雀战。总之是令西突厥一个脑袋两个大。

本来以为成了炮灰的吐谷浑应该会规矩一点,结果吐谷浑也没闲着。发现大战略乱了套,连吐蕃这小东西都敢对象雄这大块头动手,自己岂能看着别人吃肉,自己在旁边闻味?不过吐谷浑的想法比较怪异,他没有趁着这个时候对象雄趁火打劫,而是变相思维。觉得这个时候若是助象雄一臂之力,肃清吐蕃这个叛徒,日后象雄岂不是将自己奉为上宾?因此,吐谷浑集结国内仅剩的两万主力军,反咬吐蕃一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