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洪武末年

青史尽成灰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奋斗在洪武末年目录

第七百九十九章 师徒俩的钞能力(1 / 5)

上一章目 录

转过天,当人们爬起来的时候,发现报童手里的报纸份量更足了,相比起第一天阐发案情,第二天则开始披露更多的细节。

比如陈锦如何帮助家人谋取到火药的生产资格,如何在火药仓库爆炸之后,收买报纸,将罪责推给赵王,推给朝廷。好为了自家脱罪。

事情到了这一步,人们还是将信将疑,就一个陈家,一个致仕老官僚,怎么会闹出这么大的声音,他们有这个能量吗?

怎么看都像是朝廷在撒谎,不会是找的替罪羔羊吧?

就在人们发出疑问的时候,第三天的报道来了。

这是关于报社生存方式的剖析。

其实在报社风光的背后,则是一串的辛酸泪。

别觉得报社很轻松,三分之二的报社都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状态。

报纸的起源是各种邸报,最初是各个衙门,官宦之家才能看到的,寻常老百姓是想也别想。

在报纸的发展上,柳淳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因为他推出了海外贸易,为了最初的消息传递,出现了商报,渐渐就一发不可收拾,变得四处开花。有人要问了,柳淳怎么没有把报纸掌握在手里,如果他做了,岂不是没有今天的麻烦了……

的确是没麻烦了,或许连柳淳都没了。

一个臣子去左右舆论,掌控报纸,这不是跟找死没有区别吗?

而且最初的报纸,还真赚的不多……数量惊人的报社,疯狂竞争,为了吸引眼球,为了多卖报纸,就疯狂猎奇,炒作新闻。

一个普通的火药仓库爆炸,能有多大的动静?

还是让一位王爷背黑锅比较好,至少冲击够大,能引来更多的关注,瞧见没有,这段时间,他们的报纸就多卖了五成不止。

至于会不会引起什么后果,他们还真没有太多的恐惧,人在利益的面前,最容易变得疯狂……报纸这个东西,一旦老百姓接受了,就取消不了。

而且办报纸是要成本的,很大很大的成本,朝廷家大业大,就不信能把报纸办起来。即便办了报纸,朝廷的官样文章,又能吸引到多少读者,到时候不还是他们为所欲为,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从某种角度看,这些报纸的确有为所欲为的本钱。

可是很不凑巧,他们遇上了吃生米的,根本不计算成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