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条小渔船

浙东匹夫

> 开局一条小渔船 > 开局一条小渔船目录

第十三章 洗白上岸(1 / 5)

上一章目 录

高健雄跟顾鲲聊到挺晚,还聊得很细。

顾盼和陈丽比较细心,怕熬夜不利于刀口愈合,反复劝顾鲲早点休息。

陈丽劝道:“船长,你要是实在想帮这些同志,大不了以后每次路过捎点货就好,也亏不了本,也不用算那么细。你刀口还没愈合,还是早点休息吧。”

顾鲲摆摆手:“你们这是和稀泥。子贡赎人,当受其值。夫子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如果子贡做了报国义举却不接受报酬,那将来鲁国人就不会再在外国救助同胞了。

我一个人、一条船能有多大力量。偶尔路过,不过是杯水车薪。如果能总结出一条家国两便的商业模式,让这事儿可以持续发展、复制壮大,那才是功德无量。”

水手和战士都是没怎么读过书的,不懂什么大道理。

估计最多也就听过马圣那句“当市场产生一种需求,它比十所大学更能推动科技的进步”的语录罢了。

他们只是朴素地觉得顾鲲说话好牛逼的样子,一听就是干大事的人,相信他就对了。

就像抖音上那些没文化的人,只能在内心不停地卧槽,感慨自己词汇匮乏。

“小顾同志,你说话真是太有道理了。”高健雄崇敬地说,“那你想出路子了么?”

顾鲲:“还行吧——其实模式已经呼之欲出了。从粤东和海蓝出航的渔民,来这儿确实不划算。但是对于我们从兰芳来的渔民而言,在马来近海打了足够多的婆罗洲特产、来粤东卖,这种经营模式本来就会每个月路过威沙群岛。

起航的时候稍微留出几吨载重,运载一些紧俏的新鲜补给物资,那也不会增加什么成本。只要岛上驻守单位肯按照运鱼的利润给点运费,让咱可以略有小赚,这生意就可以长久持续下去。”

高健雄有些摸不着头脑:“那不就是刚才陈……这位女同志说的法子么?”

顾鲲:“那不一样,她说的是全凭兴致的临时措施,我是打算作为长久生意来运营的。我一条船远远不够,也不会一直跑这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