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抗日Ⅱ

样样稀松

> 一个人的抗日Ⅱ > 一个人的抗日Ⅱ目录

第二百七十七章 发展的侧重(1 / 3)

上一章目 录

移民是把双刃剑,当经济飞速发展,它能解决劳动力紧缺的问题。当经济陷入低谷,就业紧张时,也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移民与当地原住民的关系紧张。基于这样的长远考虑,黄历宁可采用劳务输入和对外投资的办法,也不肯降低移民的标准。

战后的一代正在成长起来,而鼓励生育的政策还需要十年左右才能显现出效果,在这个时期,劳动力问题不可避免,但也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么简单,必须从长远来规划,来考虑,来解决。

发展永远是国家要极度重视的一个课题,继六一年财政赤字之后,六二年再度出现了财政赤字,与六一年政府为鼓励企业更新设备和技术,并支出大量的“设备折旧费”不同,六二年的财政赤字主要是对外经济援助的大量增加。

南韩、柬埔寨、越南王国、巴基斯坦、菲律宾等亚共体成员国都或多或少地向南洋联邦提出了经济、技术援助的要求,而财政赤字便主要是因为这些经济援助而产生。

对外经济援助并不是拿南洋联邦纳税人的钱去向贫穷国家“行善”,与很多不了解内幕的人的理解相反,国际间的对外经济援助通常都有着政治和经济上的双重效果。一位经济学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没有无条件的援助,援助是外交政策的工具。它们的援助主要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被援助者。援助者把援助的最初、最直接和最明显的利益看得比受援国更重要。”

毋庸讳言,南洋联邦也不是大施主,大善人,但与西方援助所附带的诸如资本市场自由化、工厂企业私有化、价格市场化和贸易自由化等严苛刻条件相比,南洋联邦的经济援助的条件显然要宽松许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