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四年

张维卿

> 永历四年 > 永历四年目录

第二十二章 舟山(三)(1 / 5)

上一章目 录

见试图骚扰的清军骑兵转战明军左翼,俞国望便把注意力全部集中于正在加速前进的清军步兵。

自第一轮射击开始,明军中军和左翼右侧小阵的鸟铳手始终在持续性的向清军射击,只是除了第一轮时尚可以看到对面清军的位置,在硝烟弥散开来后便再无法进行有效的瞄准了,只得根据先前的印象进行射击。

俞国望自永历元年起兵至今,在建军思路上就始终以着鸟铳手为主。他麾下的这些鸟铳手多则四五年,少的也经过了一两年的训练,即便无法视物却依旧按照军官的命令进行射击。

倒药、装药、压火、装弹、装门药、盖上火门盖,每一排发射过后便迅速的退到最后,都会按照这些年来长久的训练所养成的习惯进行操作,甚至根本不需要经过大脑,只要按照肌肉习惯操作即可。

一切准备结束后,第一排也完成了射击,开始向后退去,而他们则步入第二排进入待发状态。直至前一排射击结束越过他们向后退去之时,他们才会大步上前,站会先前进行射击的位置,重新打开火门盖,在瞄准后扣动枪机发射。在射击结束后再次退到最后一排,进行装填,如此往复。

战场的另一侧,作为自安庆便追随马进宝的老兵,谭景仁靠着降清以来的在马进宝麾下参与屠城、劫掠以及强迫他人借利息不菲的债务等手段,他也迅速的积攒起了一些田土和身家。

根据以往的经验,此次进攻舟山,必然又会是一场屠城,等舟山城的人死光了,那些抢到手中的无主之财,除了拿出大部分孝敬军官外,剩下的便可以自留下来,也算是一笔横财。只不过,这横财还没有看到,却被迫留在了台州,和这些不知道哪座山上下来的明军贼寇作战。

不知道本镇那个一向无利不起早的大帅是哪根筋搭错了位置,但是军令就是军令,谭景仁可不想因为违抗军令而被处斩,那样的话这些年积攒下来的家当岂不就便宜别人了。

手持着刀盾,谭景仁走在中路阵线的第二排,和第一排的刀盾兵一起构成了战阵的前排。由于得知对面的明军多有鸟铳之类的兵器,谭景仁和其他清军前排的刀盾兵也都拿出了惯用的包铁或是包生牛皮的木盾,甚至还有人直接拿出了铁盾,便是指望着能够借此来泄掉铅弹的一些力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