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老酒里的熊

>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目录

第二百五十九章 大楚丰收(1 / 3)

上一章目 录

二十余间纯木构的房子散布在码头村子里,每间都能容纳三四十人住宿。码头的建设者们现在还没有为自己建设固定的永久居所,而是创造了一个基本的生存条件,便全力以赴地投入造船。与太昊盛夏时的气候截然不同,这里的温度大约高出近十度,艳阳高照下,族人们仅以简单的兽皮裙或树叶围了一下腰,仍热得大汗淋漓,仅两个多月时间,多数匠人和战士都晒得皮肤黝黑。

我们在大楚时,由于处在丛林中间,包括村子里面都保留了不少大树,还不觉得太热,但一到江边,四望皆无遮蔽,火热的感觉袭来,所带的族人纷纷为自己减载。

我和梅梅稍微好一点,带了自己的麻布衣服,其他的族人大为叹服——这种衣服在大元要流行得多,在太昊却鲜有人响应,估计是太昊比大元要凉爽些,即使是在夏天,也不一定用得上麻衣,纺织作坊出产的麻布只有极少量的做了衣服,多数都成了各种袋子,所以目前在整个太昊范围,大元城的纺织水平仍是最高的,也只有大元城的麻衣产品才能达到我对着装的要求,像眼下我穿的T恤和短裤,以及梅棋逢对手的短裙装,就是出自大元的产品。

看到辛苦劳作的族人身上穿着树叶裙,我对自己身上穿麻衣所体现出来的“小资”特质颇有些自愧——不能让劳动者“工作者”都没有一件啊!就算是制品。还比不上后世的“劳动布”,但总算也聊胜于无吧。

“派一个小队回太昊去。”我对骑兵连长交待。

“族长有什么事情么?”连长知道,一个小队一般在十人上下,主要的任务一般是传达信息或者运输少量而重要的物资,比如锡锭。

我沉吟了半晌,这一个小队还真有不少事情得传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